第62章 第四部二十一岁的夏3
3
2022年12月的一天,陈竺凌晨三点多从单人宿舍的床上爬起来,把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打开,眯着眼换了件白色衬衫,下身仍穿着睡裤,坐在椅子上一边登陆线上会议系统、一边梳头、一边感谢手机闹钟。
到达科隆已经三个月,在经过最初两周的兵荒马乱地安家置备后,渐渐从容地走向正轨。课余有大把的时间融入新的圈子,寻找和摸索新的事物。她无数次路过科隆的哥特式大教堂,跨越莱茵河上的霍亨索伦桥,认真观察过桥上挂满的爱情锁。她也为柏林墙的东区画廊感到震惊,被拖入对她来说少有的历史思考。她甚至在一对土耳其女孩情侣的邀请下,去了一趟巴黎游玩。
头顶空调卖力地运作,陈竺此时坐在电脑前,还算清醒地打开开题答辩稿的电脑文档。今天是致远大学德语系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日,申城该是临近中午时分。白雪老师和答辩组协调,把她的开题答辩放在线上。虽然错过这次答辩,可以申请延期到下学期开题,不影响两年半学制的毕业时间,但陈竺有其他的考量。
作为仅一位线上答辩的学生,抱着感激的心情,陈竺对自己的答辩被安排在最后一位没有表达任何怨言。如果可以的话,她觉得还不如安排在最开始,忍到凌晨一点多,答完可以直接睡觉。
不一会儿,答辩组负责协调的志愿学生发给她会议号和密码。她登入线上会议房间,视频画面里是整间答辩会议室的布局,正中坐着四位德语系导师,都是熟脸。其他已经答辩完毕的和旁听的学生分散坐在四周。白雪提醒她打开她自己的摄像头,陈竺照做,想象自己的脸正放大无数倍出现在这个会议教室的投影屏幕上。
她瞥见画面右下角的纪舸,隔着万水千山,两人对视了一眼。
“先开始你的陈述吧,我们可能会打断你,不用紧张。”
“好的。”
俗话说得好,“答辩答辩,只答不辩”,对苦口婆心拉你上岸的开题答辩更是如此。陈竺将视频最小化,乖巧地开始读稿:
“各位老师好,我的论文题目是《德语初学过程的德英对比研究》,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
答辩结束,陈竺退出线上会议系统,向后一摊,回想答辩组的意见,盘算论文结构如何修改。纪舸在这时打来语音电话。
“我们都还在会议室外面等结果,老师她们在里面开会。真的好冷哪……”
“我也在等,还不能睡觉。”陈竺打了个哈欠。
“安心,你肯定会过的啦。”
“我也觉得。啊,是不是不能立flag来着……”
陈竺听得电话那边响起低声的笑。
到德国后,纪舸每周会打至少一次视频电话,不时地发一些微信消息。陈竺基本上都会顺手回复,但因为隔着七个小时的时差,两人很少进行即时性的闲聊。陈竺能猜到纪舸的想法,他多少感到自己有资格和义务维持联系,虽然离申城前情侣间的交往已经出现了不和谐。
陈竺有时想说:不累吗?何必呢,也不是谁离了谁不能活。
一头扎进新世界的陈竺必然把恋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尤其近来她忙于申请德国高校的研究生。三个月以前,她并没有想过走上这条路的,而事实却是:到了德国之后的想法改变是那么水到渠成。她偶尔想到陈江天瞥着她说出的话:“你还回来吗”,心里就泛起对自己的些微嘲笑,没想到是他多看到一程。
上月她参加一群中国留学生在合租公寓里办的派对,认识不少在拿学位的人,包括其中一些全奖在读博士。德语留学圈很神奇,课业重、学位难拿、生活乐趣少、人普遍没钱、公派留学生多。
明年硕士毕业的宗晚宜怂恿陈竺说:“你真的很有德国气质呐,真的没有计划多留几年吗?”
陈竺答道:“你直接说我土不就好了,还德国气质。”
晚宜哈哈大笑:“你看,说话直接这点也是。不过我可没这意思。”
她是中山大学德语系本科毕业,直接来德国读对外德语的硕士。陈竺刚到就在课上认识她了,和她关系不错,这次聚会也是被她带过来的。陈竺在朋友层面上接纳宗晚宜的重要原因,是她早年丧母且与父亲关系不好的身世,并且她本人对此毫不隐瞒。德国从本科到博士都不收取学费,宗晚宜对自己打工和奖学金负担了在德两年生活费感到十分骄傲。这很容易赢得了陈竺的好感。
宗晚宜总是羡慕陈竺的德语和英语。“口语这么好,英语也好,你毕业之后找工作肯定不难。”说到这里,她开始为自己明年毕业之后焦虑,最终又以自我安慰结束:“日光之下并无新事。18个月呢,慢慢找总能找到不错的……”
饭后凑了两桌麻将,陈竺和三个哲学博士打了几圈,一女一男开始围绕康德主义辩论。
“……对理性的虔诚是正确的,实际上理性应当是包括德性的。”
“如果要谈理性的话,不如往前走一步。把认识分为抽象认识和直观认识,要知道认识不仅围绕于概念性的理解和理智的力量。”
“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叔本华吗?steve,你不是说你对叔本华感兴趣才学德语的吗?”
被男博士拉入“战局”的男生不甚在意地说:“对教授都是就势讲这些话啊,不要cue我,我不想在这个美丽的午后和自己较劲。”
陈竺听了几句三人夹杂着专门德语词汇的交谈,胡了这一局。对不甘心的大眼瞪小眼笑了笑,让宗晚宜接了自己的座位,起身去厨房找喝的东西。不一会儿,被人叫“steve”的男生也进了厨房。
“我来找点喝的。”男生颔首道。
陈竺做了个手势,请他随意。“有牛奶、橙汁、可乐,噢,冰箱里好像还有啤酒。”
“你喝的什么?”
“……白开水。”
“那我也喝白开水吧。”
陈竺一边喝水,一边回想眼前这人的自我介绍。名字是米啻,很多人不会读又绕口,认识他的人都顺口叫他“steve”。貌似在英国读了哲学硕士,不知道为什么转到德国读博。相貌很年轻,对于博士生而言。衣着看起来非常讲究,敞开的衬衫领和裤子都打理得平直,讲一口漂亮的伦敦口音的英语。整个人的气质是一种像水上落叶一样轻飘的感觉,脸颊光泽、眉眼如画,各种意义上都很会把自己的男性吸引力表现出来。
“刚才听她们说话,意志啊理性啊,很无聊吧?”
两人各占据厨房灶台的一边,陈竺被他冷不丁地一问,没反应过来。
“还好吧,听不太懂。”
“都是自负地在说一些胡言乱语,堆砌眼花缭乱的专业术语。就好像能吵出真理似的,德国这边也让人腻味了。”
他的措辞很是不留情面,兴许他说完了才发现,吐了吐舌头。
“是吗?”陈竺低声一笑,“你可以回到桌子边,把这话和她们再讲一遍。”
“你答应和我一起出去喝杯咖啡的话,我就去讲。因为讲完之后我就要被扫地出门了。”米啻这么答了一句,故意似笑非笑地看她,陈竺才意识到自己被搭话了。
她蓦地想起林璟琪,对女生也是游刃有余地看眼缘,不过眼前这个steve可没有刘旻杉的发小漂亮。帅还是帅的,他自成一种气质,但陈竺不觉得她们是一类人,轻松地点到为止。
“我有男朋友哦,在国内。”
听了她的话,男生也不急,换了支腿支撑,继续松松地靠着。
“哎,我也没表达龌龊的想法吧。没想到,有人比我先发现珠玉。”
帅哥的恭维话还是好听的。陈竺又勾勾嘴角,没答话。
“之前本硕都在英国读,本科学东亚研究,第一次读硕士,社会学读了半年就自己退学了,又申请了哲学。我也是第一年来德国。”
看得出他想用这种话拉近距离。陈竺想,原来您是真正的少爷,留个学留出一百年前民国的感觉,到处乱晃、随便跨专业。
“我可不是科隆的学生,就来交换半年。”
“那太可惜了。见到你,我本来觉得德国终于没有让人失望了。”
话听两遍就有点腻了。他见陈竺没反应,继续问:“现在正是申请季,不交考虑再读个学位吗?”
“还没这个打算。”陈竺不再往下说,往杯子里填了点水,打算离开厨房。
“有点不甘心啊。”米啻叫住她,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言语间流露出刻意的诱惑,“你觉得这样怎么样:国内一个男朋友,国外一个男朋友?”
他看见陈竺颇感吃惊,绷紧的脸色不太好,抑制不住笑出了声:“抱歉抱歉,我开玩笑的,别当真。”
陈竺的胃里犹如囤积着消化不了的食物,峻刻地看了他一眼:“一个都嫌多呢……”
她本意是告知他打消念头,暗含“我分手也轮不到你”的意思。
米啻笑出了洁白整齐的齿列,反而将了她一军:“那你男朋友很可怜哟。”
和宗晚宜等人的对话虽是这样,那日之后,陈竺拿着学生签证办了工作许可,在网站上找了几份促销员短期工,时薪十到十五欧,发现并不难。后来宗晚宜有给她介绍了德英笔口译和中文家教的途径,时薪更高。她渐渐地开始收集申请德国翻译学硕士的信息,与此同时预感到和纪舸的关系将走到必须断开的时刻。
或许纪舸那次“浪漫化”发言确实影响了她,冬夜清冷,圣诞的氛围又在各个橱窗里拉开帷幕,去年今日的记忆又鲜明起来,她一边拖着一边在心里骂自己拖泥带水。他于2023年1月陆续投递完德国各校的研究生申请资料,和白雪沟通了提前至两年毕业的可能性。直到2月回国前半个月,她猛然感受到强加在她身上的义务,要求她必须自己“收拾残局”。
她不想面对面地承接纪舸的难过,肯定是噼里啪啦、穷追猛打的诘问和自叙,于是第一次主动拨出了对纪舸的语音电话。她有意喝了点酒,以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对纪舸说了“分手”。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25790621_1595089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