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册凭谁作
广西大捷,清宁南靖寇将军罗托、固山额真伊尔德、阿尔津、广西提督線国安、总兵刘芳名、汉军都统王胜以下大小将校48人身死,五省经略帐下左标提督李本深、右标提督张勇、广西巡抚程维新、桂林知府冯谨、总兵高第、汉军镶黄旗下贴职闲散白广恩等人尽降,此战阵斩满蒙汉清兵上万,俘虏清兵万余,取得太平军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野战大胜。
广西发来具体战报后,周士相激动之余亲自赋诗一首,名《大捷》。
“大厦危颓洛邑亡,天南尚有孝忠乡。
旌旗一举山河动,战鼓齐鸣四海扬;
子弟争先不畏死,三军奋起未愁伤。
千秋史册凭谁作,碧血书成万世芳!”
诗作成后,桂永智当场就惊叹大帅果是文武双全,此七律有唐人出塞诗之风,必定留传千秋万代。
兵部官董常清再三品读,心中却给大帅这诗判了个中等,毕竟大帅只是个秀才,能做这等诗作已是难得。当然,心里对桂永智的溜须拍马不以为然,嘴上却是跟着欣赏连连的。做人嘛,可要圆滑一些,难得广西大捷,大帅心情大好赋诗一首,这又不是诗会,一定要分出个优劣,做属下的没道理泼冷水,真这么做了,可是大大的浑人。
驻肇庆的第八镇将、镇国将军朱统和肇庆知府,原凌海将军陈奇策的幕僚胡德玉等人对于周士相这首七律也是一个个赞赏有加,朱统是发自内心的赞赏,他虽是宗室,可实际也是不通文墨,对于文人向来是敬仰的很,对于能写诗的更是佩服的不得了,所以在他眼里,哪怕这诗写的狗屁不通,可只要能把一个个字拼起来就是大本事了,因为这件事他这个镇国将军可做不了。凡是自个做不了的事,别人能做到的,朱统对此的态度一律是佩服有加。
胡德玉是老官油子,对于马上就成为齐王的周大帅诗作,那自是发自“肺腑”的夸赞,并且还当场厚着脸皮向大帅讨这诗作亲笔,看模样似是打定主意要将这大帅亲笔当传家宝传下去了。
对于这帮人或真心或假意的马屁,周士相却是嘿嘿一笑,若不是实在不好意思,把后世太祖的诗作随便借来一些,包管这些家伙真也好,假也好,都要惊掉下巴的。便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又或“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可都是千年未有之好句。可惜,自己无太祖之雄才,放眼千古,太祖之才,举世无双,于国之助,天地难寻。
打了大胜仗,心情又大好,周士相便大手一挥,生平首幅墨宝便落在胡德玉手中,把桂永智等人眼红的不得了。董常清巴巴的看着胡德玉把大帅那不算好看的墨宝收起,眼珠子转来转去,可到嘴的话还没说,胡德玉便眼珠一翻,神情动作明白无误告诉他——先下手者为强,你省省吧。
正值相劝唐王监国却得报大捷,自是佳音,文武皆贺,都道广西大捷正是上苍送于大明之福音,此大捷也正是上苍要请唐王监国之意,也是唐王顺天应人的最好证明。
捷报快马飞传文村,唐王得此大捷奏报后也是欢喜异常,难得命夫人去村中屠户家割了八两猪肉,一顿竟是吃了两碗米饭,喜得唐王夫人差点落泪。须知自广州大难以后,唐王可是许久不进荤腥,前些年文村军民艰难之时,更是接连数月以糠米瓜皮果腹,导致唐王身体严重营养不良,落下不少病。这两年形势变好之后,才难得吃上大米,进些荤菜,饶是如此,唐王也不肯吃多,往往三五日才命人割上三四两肉,每尝一筷都回味许久。
此时聚集在文村的两广官员及随从近千人,这些人中大半都是清朝降官,见着唐王夫人自个往屠户处买肉,都是惊诧,再想自己这些年所为,一个个均是万分惭愧,对唐王油然而生敬意。一时间,文村上空满是对唐王的赞不绝口声,劝进之风更烈,甚至有人提出索性拥唐王登基为帝,自此改元,以示新气象。这提议竟是得到不少官员赞同。
因潮惠两府灾情严重,广东巡抚宋襄公已于日前回广州部署指挥救灾具体事项,所以留在文村的广东地方最高官员是由刚刚从香山知县提为布政使司左参政的廖瑞祥和广州知府王章钧;广西方面,巡抚邵九公分身无暇,便派左布政使张自昌和南宁知府谢君为代表前来;湖广方面则以偏沅巡抚袁廓宇为首。这些人中除了廖瑞祥是因写了“反诗”被拿入大牢待死的死囚犯出身,其余诸官无一不是降官,导致大明建国两百余年来首次出现罕见一幕——一帮降官拥立大明的藩王。
广东、广西、湖广三省太平军实际控制区域的地方官员都派人前来,周士相从肇庆动身前往文村时,夔东方面的代表,忠贞营监军太监潘应龙、永历朝廷任命的总督川楚部院大臣洪育鳌和荆国公王光兴、皖国公刘体纯、歧侯贺珍已经先行出发前往文村。
潘应龙和洪育鳌执意先去文村拜见唐王的目的是他们二人都是由永历朝廷委任,而现在他们参与太平军劝进唐王监国是为了大局着想,但这不代表他二人就此和永历分道扬镳,亦或走上了反对永历的道路。即便洪育鳌是隆武帝信重,一手简拔出来,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永历朝廷任命的部院大臣,哪怕他再对唐王亲近,名义上总得避讳些什么,以免落人口实,所以从湖广出发这一路,包括见周士相,洪部院的表现都很低调,一般都是由潘应龙代表他二人说话。
此次先行往文村见唐王,潘洪二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唐王监国以后对于弃国出逃在缅邦的永历皇帝如何处置,将来中兴以后,又如何对待永历皇帝。这件事情十分重要,重要到他们都不能从别人口中听到唐王的态度,而必须亲自往文村和唐王面谈。
王光兴早在李来亨、刘体纯他们召开应城大会前就秘密向周士相上了投效书,这一次他和刘体纯、贺珍一起前来广东,一来是自己这个永历朝廷册封的荆国公还有些份量,参与劝进好看些。二来便是来见恩主周士相的。柳州一见,周士相对王光兴颇多夸赞,言语很是勉励,言下有意王光兴将来可多些地盘,太平军也会对王光兴部加大援助,此举让王光兴大是兴奋。谈话中提及自己兄长之死,周士相更是起身拍案,说道他日北伐中原之时便是荆国公为兄长复仇之时,这让王光兴当场就眼红,就差哽咽连连。周士相见了,自又是好生宽慰,言语中也不禁提起了自家父母妻儿大仇,结果数语之后,两人竟都是心生同感,双双落泪。
刘体纯和贺珍没那么多心思,他二人是顺军余部,当年顺军也是由隆武帝招抚,所以对于隆武帝的亲弟弟唐王,忠贞营并无排斥,且老夫人又力主忠贞营不能忘恩,所以这次他二人代表忠贞营和摇黄十三家前来,只为劝立唐王监国,早定大局,并无其他心思。另外,则是要在唐王监国大局定下后,和周士相谈判湖广所属,及忠贞营和摇黄十三家在唐王政权中的位置安排。这些都是切关利益之事,容不得半点含糊,也是应有之意。
各路人马和捷报一同前往文村,太平军方面,驻广东的太平军第一镇镇将葛义、第三镇镇将蒋和也从各自驻地出发前往文村。他二人可是太平军的老人,周士相手下的大将,虽还只是镇将,但现在周士相已编组北伐军,可想不久以后,随着北伐军的进展,这两人必定会再次加官进爵,有望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周士相让这两个大将一起往文村参与劝进,也是显示其部太平军对于唐王的忠诚和归心。
钦州方面至今毫无动静,太平军要拥立唐王监国的风声早就传到了两广总督连城壁和四府巡抚张孝起耳中,永历皇帝弃国出逃的消息他们也从不同途径予以确认,但这一个总督和一个巡抚就是不肯来台山,钦州恍若世外桃源般,竟是与世无争了,天知道这督抚二人是怎么想的。
葛义来时曾请示周士相,是否出兵将钦州攻占,如此也可从钦州派兵攻击安南北部地区,和海上的远征军配合,迫使安南交出扣押的永历朝臣和大长公主、徐应元等人。另外直接将连城壁和张孝起押到文村去,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都得在劝唐王监国章上署名,这样永历朝廷在两广、湖广的的所有官员全都参与唐王监国事,唐王监国更加名正言顺。换言之,今后两广及湖广的明军所属力量便都尊奉唐王,不会再承认什么永历朝廷。(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2500_682603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