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重生之山野农家 > 131 包圆儿

131 包圆儿


  刘远志笑着与人寒暄两句,走向家门的步伐却加快些许。
  “二姐”,他还没放好挑子,就见自家二姐从厨房出来,顿时满脸高兴,“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游大嫂比这个小弟大七八岁,小弟刚出生没多久,大姐就嫁走了,三妹又还小,可以说是她背着小弟长大的。
  六个兄弟姐妹中,他俩的感情最好。
  “回来瞧瞧咱娘”,游大嫂笑道,“远志现在出息了,生意好做不?”
  刘远志笑道:“还行,一天能有十几文进账。”
  他放好挑子,两人就走去厨房。
  厨房里还烧着锅灶,十分暖和,当门的空地上摆着一个大桌子,上面摆着几盘崧菜、萝卜片,还有一大盘肉片。
  靠着墙的大锅里,翻滚着一锅红彤彤的汤。
  “那,那是什么?”刘远志心里不喜,二姐好容易回来一次,大嫂这弄的是什么菜?
  对于大嫂做的锅子,游大嫂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笑道:“麻辣锅子。”
  刘远志转身出门,从他那挑担里取出来一盘桔饼一盘枣片,端着进了来。
  此时刘家大嫂已经拿着碗从锅里给每人打出一碗红彤彤的汤,汤里还有游大嫂他们带来的那只烧鸡。
  刘家大嫂笑道:“没想到这东西煮出来这么香,我把那只烧鸡也撕了一半进去。要不是冬妮带着烧鸡回来,我肯定得给你们杀只鸡。”
  刘大哥说道:“这菜也太简陋了,再炒个鸡蛋,好歹做个粥。”
  刘家大嫂道:“冬妮说的,要吃锅子,那不肉片都带着呢。”
  刘家的几个孩子却十分欢喜,他们母亲刚舀出来一碗汤放桌子上,大的两个就拿着筷子凑到碗边吃起来。
  游桥不好提醒,还是游大嫂道:“大嫂,涮锅子就是要围着锅吃的,你把汤都舀出来,还怎么烫菜。”
  刘家大嫂一时尴尬。
  片刻后,刘家人直接围着大锅灶吃起锅子来。
  没办法,刘家根本没有可以单独撑起来的小锅,只好这样,涮菜好了过去捞,而且刘大嫂还把锅里调好了味道,根本不用在做蘸料。
  一边吃游大嫂一边把自家要豆皮,想让大哥做的事情说了,也提前把定价说给他们。
  还没等刘大哥或是刘老爹说什么,刘大嫂已经欢欢喜喜答应下来,保证能把豆皮给他们做好。
  游大嫂道:“明天我们再留半天,瞧瞧大哥做的豆皮能不能用。”
  现在刘大嫂的态度已经变得特别好,忙应道:“好,你只管看着,哪儿不行的话就跟你大哥说。”
  当晚,刘家就泡了上百斤的豆子,刘大哥还把做豆皮需要的木板框给做了出来。
  不得不说刘大嫂嘴上厉害,行动上也是个很能干的,第二天起了个五更,跟刘大哥一起忙碌,吃早饭的时辰就把三百多斤豆皮做了出来。
  没有地方晒,都是小火烘烤出来的,豆皮颜色金黄,撕下来一片尝尝,劲道还有一股豆香。游大嫂笑道:“大哥大嫂好些年不做这些,这手艺也没荒废下来。”
  “要不是豆腐不挣钱,咱们也不能不做这个了”,刘大嫂端来一盆温水,让这个二妹洗手洗脸,态度与昨天傍晚时简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刚才我又泡了两大盆豆子,你要是觉得行,晌午我们再做,后半下午就能做好,你们可以直接带着豆皮走。”
  游家要的豆皮不用全干,说起来挺好做的,要是一天不停,只一户就能做出上千斤来。
  游大嫂道:“我跟黑蛋他爹商量一下。”
  家里还有几百斤豆皮,二弟也在家,不会忙不过来,游桥一想就答应了。
  果然不到半下午,刘大哥夫妻俩在众人的帮忙下,轻轻松松就做出来八百多斤的豆皮。
  游桥让大舅哥出门借来一竿大秤,称好斤两之后,直接让妻子给付了银钱。
  凑的是个整斤数,八百二十斤,共四百一十文,刘大嫂一算账,这八百多斤用了不到二百斤多一点的豆子,而如今的豆子是一文三分钱的价格,也就是说这一下子他们就赚了赚了---
  数目太大,刘大嫂一时间算不出来,但当着二妹夫妻俩的面她也不好算,笑着送他们离开后,才叫上她男人进屋里算账。
  二百四十斤的豆子,今天他们用的都是自家地里产的,但如果算成成本,就是三百一十二文。
  两口子把家里那个烂算盘找出来,扒拉着算半天才算出数目。
  “这一天就赚九十八文”,刘大嫂压抑着兴奋的声音,“他爹,咱要是再多做八百斤,不就能赚二百文了。”
  一天二百文,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啊。
  刘大哥脸上的笑容也压制不住,连连点头,“家里的豆子还有多少?”
  “暂且还够做半个月的”,刘大嫂说道,“咱俩先多做些,冬天也能放,过几天你再去各村收些豆子来。”
  ---
  早晨,游松又装上两瓮辣片,准备再去一趟京城。
  原先的驴车游桥夫妻赶着去了刘家,但这不是昨天傍晚宿岩又赶了辆车回来了吗?
  游母帮着儿子把瓮捆扎好,游松拿了一根扁担放上去。
  “要不等你大哥回来了,你们再一起去”,游母不太放心。
  游松道:“本来就说好的,我自己再去一趟,只是两瓮辣片,明早便能回来。大哥大嫂今天要是回来,您让他们今天多做些。”
  他带走的有一百五十斤,家里剩的只有四五百斤左右。
  游松跟母亲说着话,赶车出来家门,此时天还未亮,黑蓝蓝的夜幕下,有两人从左边走来。
  “二松,你这又要去京城?”
  来的是住在附近的两人,他们都在游家定了辣片,还是记在名单前面的,此时过来就是为了取货。
  “大水伯”,游松道,“我爹娘都起了,你们去吧。”
  游大水正是游二柱的大哥,他脾气好,和村里人处的都不错。跟他一起过来的是个年轻人,游丰收。
  这时游丰收就道:“二松,你能等我们一起不?”
  “你家伙可真贼,我要是还得带着你们去卖辣片,那直接雇你们做工不就得了?”游松毫不客气,话音一转,道:“捎你们一趟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们可得给路费。”
  游丰收:“行吧,你说搭到县城得多少?”
  “到咱们县城只要两文钱,到鹿草县得五文钱。”
  游丰收和游大水听了,都忙道:“那你等会儿。”
  游松揣着手,向跑到自家院里的两人道:“那你们快点,我还敢时间呢。”
  “行行行,知道了。”
  两人都是揣着钱出来的,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很快就抱着一个重七八十斤的瓮出来了,游丰收要的比较多,游父游母还帮忙送出来。
  “这瓮你们卖完了东西还是要还回来的,可注意着别磕碰了”,游母帮他们放到驴车上。
  一下子加了二三百斤的重量,明显可见板车往后降了降。
  游母立刻心疼起驴子来,道:“他大水伯,丰收,你们俩可别再往车上坐了,别把驴累着。”
  “二大娘,这还用您交代”,游丰收笑嘻嘻道,“咱可不是没眼色的人。”
  驴子走的不算多快,两人不用负重,一会儿小跑一会儿慢走,很轻松就能和驴车保持平衡。
  游松,游松有些后悔,他忘了自家这是驴子,运的东西一多,它可不就没劲儿。
  他还只收两文钱。
  不过宿岩买的驴子,耐力还是很不错的,半个多时辰,太阳高升的时候就到了酒仙县。
  游丰收和游大水都在这儿停,一个县城消化下三百斤的辣片,还是很轻松的,他们一人选了一个地儿,就那种靠近居民处的,没用动地方,卖出第一炮之后,不到中午,两人带的都卖个干干净净。
  游家做的辣片,够味儿,油水足,买回去也不用再加工,顶多是切一切,盘子里一放就是一道菜。
  别的不说,就馍是真好吃。
  好些人都是开始买了一斤,回家没多会儿又跑过来买。
  这三百斤,也只是才让游丰收和游大水卖出名声来,他们准备走的时候,好些人过来问。
  游丰收正是年轻有干劲儿的时候,直说马上就去取货,午后会再来。
  午后,游松还在船上坐着,这时候天寒地冻,不是有兵丁每天清南北的河道冰渣,根本走不成船,除了京城那码头处,其余地方的都只是清出中心的一片水道。
  船一多,就要排成行。
  游松起个大早,到达京城时却已经是后半下午,他把两个瓮口拴的绳子挂在扁担上,挑着直接下船。
  刚下船,就有人问是不是卖辣片的。
  辣片前两天在码头出现,继而迅速风靡。
  游松一看这架势,没敢停,只道明天就会有人来这边卖,他这是别人定好的。
  前两天还问他们什么时候再来的那人,游松直觉不简单,他准备好好跟人拉上关系,以后村里人来京城卖辣片,也有人罩着不是。
  赶到牛马市,打开一个瓮口,没多会儿那说话捏着嗓子的人又来了。
  刘丰自觉排队,等前面的两三个人提着辣片走开,笑着道:“小伙子的买卖不错啊。”
  游松笑了笑:“小本儿买卖,全靠贵客支持。”
  刘丰心道可不是我支持,是咱家爷支持,出门办事前还交代来买你家辣片呢,前天,他买回去的辣片,爷还在议事的时候当点心给那些官儿赏了。
  合着爷的胃口,最重要是还被人送到爷跟前,这才是他们家真正的运气呢。
  “你这还剩多少?”刘丰问道。
  游松道:“一瓮半”,拍拍身后的那个,“这个还没开封,这一瓮有七十五斤,您能都要了?”
  刘丰道:“剩下的这半瓮,也算上。”
  后面等着买的人不乐意了,“小哥,你不能让我们白等着啊。”
  “也是”,游松看向刘丰,“您瞧,要不大后天我还来,您要多少,到时给您带着。”
  刘丰想了想,“行吧。下次你来,带个两三瓮的。”
  这玩意儿他吃着也挺好吃,还便宜省事,王府人多,各处都分分,几百斤真打不起水花来。
  看人挺好说话的,游松本来也是想拉好关系,说道:“这一瓮七十五斤,零头抹了,您只给七百文便可。”
  刘丰虽然不缺那几十文,却也觉得这小子上道儿,当下拿出两颗碎银子。
  游松一称,七钱还高,现在银价有些下跌,不到一千文就能兑一两银,这些银子是比七百文钱多的。
  游松连忙笑着道谢,还说需不需要他送货上门。
  刘丰摆摆手,后面立刻走来两个高大汉子,其中一人轻轻松松就把那瓮提起来。
  游松这才想起来,他这包圆儿的,自家还得搭个瓮,下次再有人包圆儿,可不能抹零头。
  ---
  慕色四合,山的远处一片黑郁郁,游蕊和宿岩一前一后地从林子里出来,宿岩背后的竹筐里装着七八只野兔。
  村里一个妇人在外围捡柴,看到他们俩,笑着道:“你们这还是夫妻一起去打猎呢?”
  冬天山林封藏,狼、老虎之类的大型猛兽经常会窜到浅山边,村人便很少再进山,捡柴也不敢往里面去。
  不过大部分人家都是在秋里准备好柴禾,会进山捡柴的,除了日日驱赶儿媳妇做活的赵石家,就是一些比较懒惰的人家。
  地头的花秸秆、芝麻秆眼看着不够烧,只好到山边捡些碎枝子。
  跟这人寒暄一句,游蕊和宿岩就走了过去。
  妇人转头看了好几眼,在心中暗暗感叹,半年前谁能知道人溪田家这么有啊,谁又能想到前脚才被陈家嫌弃的游蕊,转头能找到这么好一个男人。
  不管这溪田有没有,他对媳妇的那份态度那份心,是村里哪个男人都比不上的。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21423726_11849080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