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从红楼打卡签到 > 第二百六十七章 爷青回

第二百六十七章 爷青回


  宣府。

  巡抚朱之冯看着眼前的一队公公,浑身都散发着不高兴的气息。

  但他什么也没有说。

  崇祯帝的亲笔书信说服了他。

  大明朝的确到了生死存亡之紧要关头,再按部就班的做事,只有死路一条。此时此刻,他这个皇帝宁愿担负起漫天骂名,也要拼死一搏。

  不破不立,才是大明唯一的生机!

  何况皇帝也不是在肆无忌惮的掳掠民财,那些人也的确该死。

  咚咚的擂鼓声传遍整个宣府,很快陆陆续续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就悉数来到了。

  “老爷,霍监军与王总兵已经到了。”

  监军监军是太监,总兵就是宣府总兵王承胤,可以说是朱之冯以下宣府最重要的两位大佬了,他们到了,就也意味着城内的文武们都到了。

  “朱大人,您先请——”

  王喜儿笑嘻嘻的对着朱之冯一摆手,这位是神仙爷划定的忠臣,他可不敢得罪。所以这位大忠臣在这个时候了还想为同僚们尽一把力,他王喜儿绝对不敢拦。

  可惜这只是白费功夫罢了。

  与建虏走私贸易利润有多么的巨大,就是王喜儿这种只在宫廷做事的太监都能想得到,范家他们怕早就把上上下下都喂饱了。

  岂是朱之冯这种初来乍到的巡抚一张嘴就能说得动的?

  反正啊,被神仙爷爷圈定的王承胤,那是谁来了也救不了的。

  张家口是八大家对建虏走私粮铁布匹等军需物资最为紧要的关口,王承胤这个宣府总兵要说没有苟且,王喜儿先就不信。

  因为驻守张家口的镇守参将就是王承胤的亲侄子。

  “朱大人,今日这般急切的召集大伙儿过来,所为何事啊。”

  霍达第一个开口。

  他是镇守太监么,与巡抚这种文官先天上就尿不到一个壶里。

  “本抚得陛下密诏,言张家口有奸商大贼屡与建虏通商,心中着实震撼。大明正值国难当头,本官治下竟还出了里通国外的汉奸国贼,实有愧天颜。”

  “这等贼子,不杀不足以告慰大明多年来死难于建虏贼手的数十万英灵,不杀不足以告慰建虏多次叩关南下所杀戮的数以百万苍生。”

  “诸君多有在本地为官多年之人,不知可有能告我者?”

  朱之冯固然想为宣府文武们求情,给他们争取一个‘自首’的机会,因为崇祯帝的杀性太大,这些年里他都杀了多少大佬了,搞不好会把人通通砍头,但另一方面他也对宣府文武们甚是痛恨。

  朱之冯也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官僚,如何不清楚其中的猫腻?

  左右不过是黄白之物。

  他实际上是可以谅解贪污行径的,因为大明朝的俸禄实在太低了。

  所以你贪污受贿一些银两,他是可以谅解的。

  毕竟大气候如此。想要在大明官场混迹来,这睁只眼闭只眼就是最基本的技能。

  人至察则无徒啊。

  但建虏的银子能拿吗?

  这简直是原则性问题!

  然而更叫他意想不到的是,他执意为这些人求来的宝贵生机,却被他们毫不为然的拒绝了。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  众  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那么多官儿,竟然没有一个脸上浮现出犹豫之色的。

  至于这些人嘴里头会说些什么,朱之冯已经不想再去听了,他闭上了眼睛,颓然的叹了口气。

  “啪啪啪!”

  王喜儿鼓起了掌,这场面可真是精彩啊。

  文人的无耻嘴脸叫他这个阉人都自愧不如呢。

  “什么人?”

  霍达神色一肃,冷哼一声。

  这里可是宣府军政重地所在,等闲之人岂可擅闯?尤其是他们这会儿还在商议着大事,竟然有人出现在大厅之外。

  门外的守卫难道都是瞎子不成?

  顿时几名最靠外的官僚纷纷赶去门口去看,然后这几人的神色全都为之大变,一个个仿佛见了鬼一样,把厅堂内的众人都给吓了一大跳。

  外头究竟是什么人,竟然把这几个人吓的如此大?

  霍达皱了皱眉头,“咱家倒是要看看,究竟是何人作祟!”

  作为镇守太监,霍达的份量之重,比之朱之冯也不弱多少的。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份量。

  随着大明朝皇权日落,各地的军头已经日渐有不听凋零的情况出现了。这种局面之下,镇守太监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沦为空壳了。

  因为太监们的权柄虚实,自始至终都是跟皇权紧密相连起来的。

  霍达大步走到厅堂门口,目光落在王喜儿等人身上。整个人瞬间也是一懵逼,圆帽,皂靴,褐衫,这他么是东厂?

  天啊,爷青回啊。

  十多年了,东厂又出京了?

  霍达整个人也懵住了。

  而至于厅堂内的人等,在几个终于回过神来的官员叫出‘东厂’两个字的时候,一个个也全都恍如在梦中一样。

  自从今上登基,十六年了,厂卫固然没有被裁撤,内监也始终被重用,比如各地的监军和镇守太监,那是一样都不缺。

  曹化淳、高起潜等权柄之大,比之先前的前辈们也不见逊色。

  可要真正的说起风光来,他们比起天启年间的前辈来可真的差远了。

  没有了厂卫(厂卫没有被废,而是闲置),太监们就等于没了爪牙。不止太监们没了爪牙了,连崇祯帝对于大臣文武也没有了震慑。

  十多年里各种蒙蔽各种欺骗,崇祯帝吃了多少他自己清楚。

  但这真怪不了别人,是他自己自讨苦吃。

  你搞垮魏忠贤,与厂卫有什么关系?干嘛还要同时搞垮厂卫呢?

  这就跟检c院院长和反t局局长也贪污了,你惩办他们可以,但不能取消检c院和反t局不是?

  崇祯搞垮魏忠贤后,极大缩减了厂卫权力和职责,锦衣卫几乎退化成了皇帝的保镖,东厂更是几乎荒芜,只有得到他示意的时候才能扑出去咬上几口?

  所以皇帝对于文官集团的控制力就更弱了,后者全然没有了任何顾忌。

  有人举报谁谁谁给权贵送了礼,谁谁谁结党营私,搞自己的小团体,文官集团一去查,一般就成了“查无此事”。

  就跟袁崇焕送钱龙锡的礼一样,如果是锦卫衣去查会怎么样,天知道?这可是实名举报,举报人又不是疯子,没有证据怎么会去得罪那个权力比曾经的宰相还大的内阁辅臣钱龙锡啊。实际上,厂卫的失势,崇祯就已经失去了对官僚集团的控制权。

  他自己的方针实行不下去,或者说是局势没有他认为的理想,对此,他以不断更换首辅的方法试图摆脱困境,但是,屁股决定脑袋,集团利益决定代表人的行为,原来听话的官员,一放到内阁首辅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所以崇祯不断更换内阁六部大臣的行为最后必然是以失败告终。

  没有了耳目和手脚的皇权根本无法控制百官。而百官成了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最富的人不用交税或缴很少的税,最穷的农民反倒要负担全国的主要税收,大明朝的财政不破产才怪。

  这一切的原因,不能全都归类于厂卫,可要说与厂卫失势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那也是扯淡。

  “哈哈,咱家还以为是哪个大貂档出了京城,原来是你王小哥。”

  王喜儿那可是王承恩的义子,霍达从辈分上说自然是与王承恩一辈的,但也不敢小觑王喜儿,尤其是今天戴着圆帽,踩着皂靴,穿着褐衫的王喜儿。

  “不知道今日此来是为何事啊?”

  霍达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联想到此前朱之冯的话语,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厅堂里许多官员的心头更是一紧。

  东厂都已经十几年没有出京了,如今出京,那所图之事岂会小了?多半皇帝是要借着大办通虏一案大发一笔横财,好解朝廷之难。

  只有王承胤还坦然自若。

  他是宣府总兵,通虏这事儿他肯定撇不清楚,他侄子还是张家口的参将呢,但也就是挨一顿训罢了。

  他根本没想过崇祯会动他。

  因为崇祯杀文臣是很厉害,可对于武臣,行事可就收敛许多了。

  别说他王承胤了,就是此前率先溃逃导致松锦之战明军大溃的太原总兵王朴,不也是几番斟酌下才问斩的么。

  而其他的几个总兵,比如吴三桂、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都只是贬秩。

  还有那左良玉,骄横自恣,拥兵自重,观望不战,坐视李自成打开封,打襄阳,坐视张献忠克武昌,早该死一千遍一万遍了,但还不是没事?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21395_62857129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