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顶点笔趣阁 > 寒门巨擘 > 第二百六十九章 集硝队
翻页 夜间

第二百六十九章 集硝队


若想使用这火器发挥威力,除了需要有火枪之外,这还需要有黑火药。

        若是没有火药,火枪当然也只是一堆废铁,由此李卫国在察看完这匠作坊之后,这就来了桐乡军的火药坊。

        黑火药这东西是木炭、硫磺和硝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硫磺这东西好说,当初同汪直做生意的时候李卫国拿桐乡的丝绸、布匹跟汪直换了一船的硫磺,如今桐乡军中的硫磺简直堆积成山。

        木炭也好说,这桐乡有的是林子,砍树去那炭厂烧成木炭便是。

        在李卫国的授意下,如今桐乡军雇佣老百姓伐木、烧炭。

        桐乡如今好多老百姓也因为这军中购置木炭的活计如今发了财,说白了也和说是让利于民,好处多多。

        不过这硝石就有点麻烦了。

        说麻烦倒不是因为这硝石难寻,而是想要做到大规模的获取,很难!

        像墙角剥离的那些白色粉末就是硝石,但毕竟数量有限,李卫国虽说准许硝石队进入桐乡各家寻这白色粉末,不过偌大一家子,可能也只能购置到那么一点,有些恼人。

        “大人,咱火药坊如今这也做了许多黑火药出来了!”

        火器坊领头的唤作钟大文,这人见李卫国前来,这就兴高采烈的说道。

        打开大木箱,好家伙,一箱箱的里边全是黑火药,看来这些伙计这些日子也确实没闲着。

        试之,皆为上品。

        “嗯?这是?”

        李卫国其实方才就注意到了,如今这火器坊外头约摸一里处,好大一片空地,竟然都沤着粪。

        偌大一片空地,竟然干起了这活计?

        “李大人,如今集硝队采集的硝石不够用,这些东西是为禁品,也不好从外边购进,由此咱火器坊这就开了这片空地,给老百姓些银钱,让他们都过来沤粪。”

        钟大文笑着说道。

        沤粪的过程中产生的白色粉末也是硝石,火器坊这就从中搜集硝石。

        这样老百姓找到了沤粪的地儿,火器坊得了硝石,可说一举两得。

        李卫国笑了笑,颇为赞赏。

        如今的桐乡军中,只要有了这硝石,黑火药就可以被源源不断的造出,到时候,这火枪也就派上了用场!

        几个集硝队的伙计此时正在沤粪那块空地上搜集硝石。

        特殊的刷子小心翼翼的将这硝石刷到小碗里,这再盛进大桶。

        每天回去的时候大桶里的硝石这都会过秤,多了有赏,少了处罚。

        通过这样的奖惩制度,如今集硝队的每个成员都忙得不亦乐乎,满头大汗也是在所不惜。

        ……

        硝石被采集回来以后,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木炭和硫磺,再倒进磨盘,用舂子小心的捣碎,这就成了成色上乘的黑火药。

        为了加强火枪的威力,这木炭都是用的柳枝炭,如此做来的火药,威力也比普通火药更为上乘。

        如今的火药坊里人头攒动,亦是每个人这都忙的不亦乐乎,大家的积极性也都被充分调动起来,黑火药这也都被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

        由于官府罕见的采购和招工,如今的桐乡城里出现从未有过的繁忙!

        以前的老百姓只知道低头种地或是家里纺纱,可是如今不同了。

        县衙如今大力发展兵备、贸易,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货物,老百姓们如今也都是趋之若鹜,上杆子的都同这官府做买卖。

        好些个老百姓一开始并不理解。

        太祖云云怎么着的被这些人挂在嘴上,他们觉得李卫国这是在不务正业。

        可是瞅着别人都同官府做生意还赚了这么多的银钱!

        桐乡人本就重利,如今瞅着如此多的银钱,也顾不上以前那些没用的狗-屁道理,这也都争先恐后的同官府做起了生意,或是出货物,或是出体力,再或者从中周转。

        一个桐乡城,如今完全被李卫国调动起来。

        这其实也是李卫国最想看到的。

        一个地方的人被调动起来以后,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的来往,人心也容易变齐,因为或多或少的利益关系,所有人之间都会被联系起来,也更容易变得团结。

        不管是银钱还是团结,在即将到来的桐乡抗倭大战中,都是李卫国期望看到的!

        除了招兵买马,还有好些个百姓如今被官府调动起来修建城池。

        之前官府造桥修路之类的都是驱使百姓徭役。

        徭役是封建时代加在老百姓身上的沉重负担,说来了就是朝廷逼着你去做活计,不做不成,做了也没钱!

        由此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其实最痛恨者,除了贪官,就是这徭役!

        但是李卫国的徭役不同,虽说也是修建工事,不过李卫国是使了银子的!

        大凡去做徭役的农夫,李卫国都会给些银子。

        利用官府的权力去无代价的调动百姓,李卫国不喜,后世过来的他还是喜欢动银子。

        主要上次同汪直的贸易做的顺风顺水,县衙得了不少银子,由此李卫国这也财大气粗,反正能用银子的地方就用银子,老百姓娇嫩,要用心呵护才成。

        ……

        话说这个时代没有水泥,做工事什么的还是挺麻烦的,有些地方甚至让人咋舌!

        许多百年工事竟然都是用蛋清和糯米汁来调的泥巴、白灰,据说这样做出来的城墙还是百年工事,是为坚城大寨。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许多连饭都是吃不上的,竟然做个城墙还用蛋清和糯米汁?

        李卫国大呼浪费,不许,这就催促用白灰建造城墙。

        花费那么多银钱造个百年城墙出来靡费太多,而且作用其实也不大。

        若是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富兵强,自然没人敢来攻打你的城池,也只有你去打别人的份儿,哪里用得着那么坚固的城墙?

        若是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各地揭竿而起,纵使你城墙固若金汤,又有何用?

        城墙的作用是帮助你减少伤亡,而不是为了搜刮民脂民膏!

        李卫国心里如此感慨道。

        眼前的一众农夫正在忙忙碌碌的搬运石头或是调和白灰,所有人这都在忙着加固城池。

        倭寇袭击在即,这个档儿,做这事儿自然是理所应当,无人质疑。(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21266_79659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