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改革大明之路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军事系统的改革

第一百六十三章 军事系统的改革


  大明商业银行宣布在蒙古布政司捐建30所希望小学,用于蒙古族人民的教育事业,晋商在上述六地建立固定的羊毛采购点,采购羊毛。

  这些都是秦睿在大战之前就计划好的,并将计划通过朱厚照给了弘治皇帝,所以在大战后的第一时间,弘治皇帝就下达了一系列命令,让众多文武官员很不适应,有御史上奏,说大明财政已经入不敷出,寅吃卯粮,已经不堪重负,请求弘治皇帝不要好高骛远,应当脚踏实地,遵守祖宗成法云云。

  弘治皇帝一句“祖宗成法中,凡官吏贪污六十两,枭首示众或剥皮楦草,可行乎?”令众大臣噤若寒蝉。自从鞑靼归降之后,弘治皇帝的声望达到如日中天的程度,执政相较以前也激进了许多,毕竟时不我待啊。

  弘治皇帝暂时不会去动文官,只要他们做事即可,毕竟现在的官僚系统还是能维护国家基本的稳定。

  他现在的主要精力是军事系统的改革,一群军方大佬被拉到了紫禁城的暖阁中,召开军事改革会议。弘治皇帝的近卫已经全部更替为独立营的官兵,都是政治上拔尖,军事上过硬的好手,这个信号已经很明显了,皇帝不信任勋贵,至于勋贵怎么重新获得皇帝的信任,就要看这次会议了。

  弘治皇帝首先谈了组建军校的想法,理由很简单,鉴于新的制式武器强大的威力,未来战斗模式将改变,因此必须对现有军队的军官进行培训,以后大明总旗以上军官,必须接受军校教育,才能任职。

  英国公张懋和成国公朱辅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弘治皇帝的想法,让一众军方人士感到诧异,联想到最近张懋和朱辅的怪异行为,用脚跟想想就知道两人已经选择站队了。

  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之上,眼睛盯着与会的人员,开始观察这些人,在心里记录起来。

  其实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利益而已,怕自己及后代的利益受损,都有犹豫之色。

  “陛下,自太祖设立军户及卫所制度以来,我大明的将领皆是世袭,以此来确保将领对陛下的忠心。”遂安伯陈韶说道,“若以后军官都自军校出,如何确保将领对陛下的忠诚?”

  陈韶这个问题说得很现实,皇帝需要一票人拥护,没有利益,谁跟你混?从秦始皇起所有皇帝都采用封建制度,什么是封建?封邦建国。周天子分封诸侯;历代皇帝分封同姓王室或者公侯伯子男,都是封建的一种具体方式。如果贸然取消了,谁跟皇帝一条心?如果有人鼓动,失去了利益的人,会第一个起来造反。

  弘治皇帝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在去年提出建设军校时,不断与勋贵谈判妥协,毕竟自己手里的筹码不够。现在有筹码了,再谈判会轻松很多。

  “遂安伯所言甚是,忠臣之于国家,有可以为万里长城者,有可以系天下安危者,朕必倚为臂膀。”弘治皇帝盯着陈韶说道,“然而,仅仅忠是不够的,朕还需要良将,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军校只是一个手段,朕要广求精取,为大明培养一批忠臣良将的种子。”

  “军校的作用更多是培养基层军官,至于高级将领,也要学习新的作战理论,军校中会有高级将领培训班,专门培训卫指挥佥事以上的将领,成绩优异者可以继续任职,成绩不合格者降级使用。”弘治皇帝在御阶之上,来回踱着步,说道,“另外为了确保勋贵与国同休,勋贵每五年可以派两名亲属,从基础军官开始接受培训,依照军功优先晋级。”

  弘治皇帝的意思很明确,机会我给你们,有本事就自己去拿。每五年2个名额,确保勋贵家族可以不断向军队输入人才,但能不能成材就看个人的了。

  军方的大佬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事已至此,最顶尖的两个勋贵已经站到皇帝一边去了,皇帝也给了相对优厚的条件,而且弘治改革军队的决心已经很坚决了,只得纷纷点头同意了弘治皇帝建设军校培养人才的计划。

  “另外,军队指挥机构设立军事W员会,设立主席一名,由朕亲自担任,副主席两名,由太子、英国公张懋担任,委员四名,由成国公朱辅、魏国公徐俌、保国公朱晖、黔国公沐昆担任,主席任职终身制,主席以下,每界任期5年,副主席、委员不能超过2界。”弘治皇帝把自己和秦睿一年多来不断碰撞的结论开始讲述出来,“军事W员会负责指挥大明所有军队的所有行动。”

  秦睿将后世的军事体制直接拷贝给弘治皇帝,并利用一年的时间,通过书信详细阐述了每个部门的作用和运作方式,利用穿插交叠的组织架构,这样既能防止武将做大,又能保证军队战斗力。

  “设立总参M部,负责军队训练、作战、指挥;设立总Z治部,负责军队的政治思想建设和军队纪律检查;设立总后Q部,负责管理军队的军需粮草、资金使用;设立总Z备部,负责军队的装备和研发。”

  “设立陆军和海军两大兵种:陆军设立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五大战区,海军设立东海和南海两个舰队,这是初步的计划,具体执行还要经过军委会的讨论之后再进行。”

  “另外……”

  今天的会议只是弘治皇帝拉卡军制改革大幕的序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好在大明的起点不是很高。虽然有武勋的掣肘,现在弘治皇帝掌握了大明最强一支军队,1万对15万的战绩,赫赫威权,武勋不得不低头。

  朵颜三卫的首领在听说达延汗投降大明之后,感到很诧异,又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到战斗内幕,听说明军以1万敌15万的战绩之后,赶紧向弘治皇帝上书请罪,交了几颗人头,说发现有军官私通鞑靼,极力撇清自己的罪责,弘治皇帝温言安慰,并没有怪罪的意思。

  秦睿的计策可一不可再,难道能让一万人到大草原上去追朵颜卫?

  何刚最近很得意,一跃成为大明新晋贵族——定北侯,虽然不是世袭的侯爵,但就凭自己手中的独立营,只要再立新功就能拿到世袭罔替的资格了。

  春风得意马蹄疾,何刚最近很飘,京城诸多勋贵不断登门拜访,言辞恳切的请何刚照顾家中子弟,看看能不能进入独立营。

  独立营风头太盛了,一战定乾坤,将鞑靼纳入大明旗下,想不火都不难。其实独立营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这次只是占了地利优势,狭长的山谷,鞑靼骑兵进退不得。

  如果真的前出草原,秦睿预估的状况是战损30%,鞑靼北迁,并不会投降。因为在草原上,一马平川,骑兵有天然的优势,机动能力太强了。在没有机械化部队的时代,让人追马,简直就是开玩笑,搞不好被人家在草原上包圆了。

  秦睿之所以让吴永辉建议达延汗走望云驿道和黑谷辇道的原因就是如此,为了埋吴永辉这颗钉子,秦睿前后用了两年时间,出了无数的馊主意和投入了巨量资源,为的就是让吴永辉获取达延汗的信任,为最后的致命一击做铺垫。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9902666_64887376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