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李约瑟悖论和钱学森之问
事就这么谈妥了!
吴桐要去准备物资,就赶紧告辞,乘船回南京城去了。
“二磊,按照这个名单,去采购物资,价格就按照对方的要求给,钱找账房孙先生要!”李云睿将刘二磊找来,递给了他一张单子,说道,“还有,我给你和胡刚的任务,是来指挥、管理工人干活,而不是让你们亲自下场干,要学会改变身份,否则,我怎么放心把这里交给你们来管理?”
李云睿一下船,就从两人的穿着上看出来了,刘二磊和胡刚,还是把自己定位在曹国公府工匠的位置上,跟着一群工人一起干活,才把自己弄得浑身是泥巴。
人的思想要转变,需要时间,这点李云睿懂!一个员工本来干好本职工作就好了,如果升上领导岗位,就要考虑如何管理团队、如何与其他团队协调、如何平衡团队内部利益,要有个学习过程!
刘二磊听了李云睿的话,赶紧点头称是。
“如果你们不懂,多请老管家喝酒,向他请教请教,让他传授你们两手……”李云睿给刘二磊建议道,至于能不能听进去,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反正,如果刘二磊和胡刚是扶不起的阿斗,李云睿会爽快地把他们换下来。在任何企业发展过程,会有很多人掉队,会被抛弃,这很正常!
从江心岛回到南京城,李云睿顺路去了趟玄妙观。
玄妙观就是吴达和黄燕两人所住的道观,现在改主人了,已经被李云睿买了下来!
由吴达出面,网罗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术士,一起搞炼丹……
当然,只是打着炼丹的名义,研究化学之道!
李云睿给他们描绘了一条清晰的炼丹之道:丹药炼制不成,是因为原材料中杂质太多,影响了丹药效果的发挥。在玄妙观,大家可以学习如何提纯原材料,研究原材料的特性和最佳配比,从而来炼制出能够长生的丹药。
同时,玄妙观可以提供几百个不同的丹方,让大家一起研究……
赤果果地诱惑,有么有?
别人不信怎么办?来!给你看看无形无影的三昧真火,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总之,来了,九成以上的人会留下!
吴达身穿一套纯白的长褂,嘴上带着厚厚的口罩,手上带着白手套,在道观门口迎接李云睿。这身穿着,是李云睿规定的工作服,看上去有些像戴孝一般,有些难看,但为了规范实验室,只能凑合了,毕竟大明没有后世的布料。
“吴道长,最近研究有什么新进展吗?”李云睿和吴达二人,边走边聊着。
“小公爷,按照你说的方法,使用不同的温度,果然分离出来的东西不一样……”吴达满脸兴奋的样子,开始给李云睿介绍起。
温度这个词,在大明是没有的,人们通常用冷热来表达。当李云睿提出冷热可以测量时,吴达认为李云睿是在痴人说梦,但当李云睿做出了一支温度计之后,吴达才拜服。
其实李云睿做温度计的方法很简单,玻璃模具做好,倒入煤油,封好两端。冰水混合物为零度,水开为一百度,剩下的冰水和开水按比例混合,确定十到九十度,用这样的方法,虽然不是很准确,但大致能测量出温度。
所以,吴达就记住了温度这个词。
“你看,吴道长,我早就说了,炼丹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其中奥义浩瀚无边,大家想得道成仙,就要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你和众位道长不要急,总有一天,白日飞升不是梦……”李云睿又开始忽悠起吴达来。
“行了,小公爷,这话您还是对着别人说,忽悠我就算了吧!”吴达苦笑了一下,随着做得实验越来越多,他现在对化学的兴趣,远远高于对成仙的兴趣。吴达心知肚明李云睿是在忽悠自己,就是想拉自己给他打工,不过吴达却甘之如饴,乐在其中。
李云睿见被人戳破,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后脑勺。
这是李云睿第一次来玄妙观,在吴达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下玄妙观。
玄妙观并不大,两亩多地,四四方方一个院子,正北方是大殿和左右耳房,两侧是厢房,正殿中供奉着三清,耳房则是仓库和厨房,东厢房有五间,被吴达改成了实验室,西厢房则是众人休息的地方。
“吴道长,这地方有些小啊!”看完了之后,在去往东厢房的时候,李云睿开口说道,“要想聚天下英才,一起研究炼丹术,这道观需要扩大,否则恐怕难有大作为!”
吴达听了李云睿的话,脸色煞白,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这话听上去,感觉李云睿想要造反啊!否则除了皇帝,谁敢说这种话?“聚天下英才……”
“我有个想法,把附近的地买下五百亩来,把玄妙观扩大,然后招三五千个同道之人,一起研究炼丹术,不知道吴道长意下如何?”李云睿没看吴达的脸色,自顾自地向前走着。
李云睿的想法很简单,搞研发,靠几个人不行,多招一些人来,大家一起搞,把玄妙观改造成类似于后世大学、研究所一样的机构。
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李云睿,知道两个词——李约瑟悖论和钱学森之问。
这两个词都是研究同一个问题:古代的中国科技发展很好,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有人说中国人缺乏科学哲学思想,有人说中国历代朝廷重文轻技,也有人说东西方文化差异。
但李云睿却认为,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是因为没有理论支撑。
中国古代的技术发展,大都依靠经验积累,属于工匠文明,而不是工业文明。简单的来说,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技术的传承,靠得是工匠之间的相互示范,不断的练习,然后再总结经验,传承给下一代。
这种传承方式形成了强大的惯性,让工匠不肯去研究“所以然”,这就导致了中国古代技术的发展,失去了理论支撑,一旦工匠意外死亡,技术就会面临断了传承的危险。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9294035_1489645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