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大明小公爷 > 第755章 办报纸

第755章 办报纸


前两天羊了个羊,断更,不好意思

        “计我都出了两年多了,老豆你天天研究我,都没看出来了?”李云睿听了李景隆的话,笑了笑,说道。

        “两年?”李景隆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李云睿,突然间脑海中1道光闪过,说道,“你是说捐资助学?”

        两年前,李云睿开始大手笔捐资助学,他所捐助的学校中,不仅仅教授4书5经,棋琴书画也教,数学、物理、化学、乃至农业知识也教,当然是以“兴趣班”的方式开办,每个学生必须选3样兴趣班,考试不合格者,就会被踢出学校。

        李云睿给出的理由是他不想培养1群傻读书,读傻书的书呆子,多了解点其他方面的知识,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他要为大明工学院培养后继人才。

        人家出钱了,给自己培养点人才,这并不算过分,反正又不是主课,所以赵羾就没有阻止。

        从最基础的蒙学开始切入,反对力度最小。

        在中国古代,蒙学馆很多,很多人在开蒙之后,就会走上务农、经商、习武、做工的工作岗位,只有少1部分人能继续学儒,因为开蒙之后有个童生考试,会刷下去很多人。

        说个数据,清朝总共延续了两百6十年,总共录取童生不过两百多万,平均1年1万名而已,要知道清朝的人口,鼎盛时期是4亿,就按照1亿人口算,也是万分之1的录取率比例。

        如果考中童生之后,你可以进县学,然后秀才、举人、进士1路冲刺,走向官场。

        李云睿多精明,研究透了这套机制后,立即找出了漏洞。他的打算很简单,是3年开蒙教育之后,考上县学的就去县学,继续走仕途,剩下那些人就进入专业教育。

        啥专业?多了去了!

        :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蔬菜种植、循环农业、暖棚种植、规模化养猪和养鸡鸭鹅、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画师……

        反正童生考不上了,学门技术养活1家老小,也不寒碜!

        等这些人学有所成,择其善者而用之,让他们进入大明工学院,这样大明工学院的势力就会日益庞大!

        到时候,谁知道大明工学院的人会不会对现有的人才选拔机制提出质疑呢?

        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

        听完李云睿的打算,李景隆和梅殷才恍然大悟。

        “所以今年你准备有大动作了?”李景隆想了想,问道。

        “今年我准备拿出3千万贯,开建专业教育学校……”李云睿笑了笑,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铺垫铺垫,先做好另1件事……”

        “什么事?”梅殷听了有些好奇。

        “办报纸!”李云睿嘴角露出1丝邪魅的笑容,说道,“我准备办1份《大明日报》,每天发1期,报纸上的内容是刊登朝廷的1些政策及分析,评论全国各地的重大事件,除此之外,还可以写1点趣事、放点广告之类……”

        “报纸?这有什么用?”梅殷听了之后,说道,“这和邸报似乎有些雷同啊!”

        “和邸报有类似的地方,但区别很大!”李云睿笑了笑说道,“儒家的优势是因为有士林,以士林引导舆论风向,对那些无知的平民百姓进行欺骗!要想从根本上削弱儒家,必须掌握舆论主导权。有了报纸,我们就能达成这1目标。儒家用来修身养性,或许还可以,但用来治国平天下,差了十万8千里!说句不中听的,朝中衮衮诸公,恐怕此时连明年大明能收多少税都不知道呢!”

        儒家的根基是士大夫,在古代,读书曰士,从政曰大夫,后来读书群体渐渐增加,士大夫就成了居官和有职位的人,又或者有1定社会地位的文人的代称。

        成为士大夫的人,不可能仅凭他们单打独斗,跟皇权做斗争,于是他们就开始笼络那些没有走入士大夫的读书人,时不时开个文会、举办个诗会,又或者交流1下8股,美名其曰提携后进,其实就是为了利用这些人去引导社会舆论。

        李云睿是穿越人士,他自然清楚舆论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个大杀器拿出来,就是在等时机。

        李景隆和梅殷两人都是儒家出来的,但以他们两人身居高位多年的经验来讲,儒家那套忠义礼智信的说辞,也就只能修修身而已,真的用来治国,只能表示呵呵了。

        虽然两人不忿李云睿这么贬低儒家,但也不得不承认,李云睿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岳父大人,有没有兴趣担任1下《大明日报》的主编1职?”李云睿看了看梅殷,笑着说道。

        梅殷从被李云睿“救回来”之后,就1直在家里“养伤”,李云睿交给梅家的产业,大部分由梅顺昌几人打理,梅殷现在整天过得浑浑噩噩,但梅殷也是1名有抱负的人,不可能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完余生。

        因此李云睿打算给自己老丈人找个工作。

        说-app&——>

        梅殷听了李云睿的话后,顿时眼中1亮,《大明日报》这可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由梅殷来干,青史留名那是肯定的。

        “迂回动摇礼制,又给儒家培养对手,再掌控舆论,3招下来,恐怕用不了十年,儒家就完了……”李景隆听完的话,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这两年来,我专心研究心学,没想到会有这么个结果。”

        “不,老豆,你错了!儒家永远完不了,儒家是华夏大1统的理论基础,对维护国家稳定作用很大,另外还对个人修身也有很好的用途,能够提高人的道德水准与人格养成!”李云睿并不想打到孔家店,他需要的是互补。

        儒家能在中国延续两千年,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李云睿还没狂妄到1言否定儒家思想的地步,就是后世的54运动全盘否定了儒家,新中国建立后,也做出了调整。

        任何事情,不可能从1个极端走向另1个极端,所谓中庸就是这个意思。

        梅瑾瑜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即将举办的1场婚礼,竟然会成为李云睿撬动封建礼教的支点。

        不过,对此梅瑾瑜根本不介意,她在乎的就是1场世纪婚礼。

        很快,梅殷准备办《大明日报》的消息传遍了南京城,还准备招收上百个精通策论的文人。

        明朝建立时,朱元璋对乡试、会试的文字程式做出了规范,定下科举考试共考3场,第1场考《4书》疑问,《4书》义、《5经》本经义各1道;第2场试礼乐论1道,并作诏、诰、表、笺这些公文;第3场试经、史、时务策1道。等中式十日后,考生还需复试5事,分别为骑、射、书、算、律,最后的殿试考时务策论1道,便是整个科举的考试内容。

        8股文成型是在成化年间,离现在还有56十年。

        —>

        李云睿看不上本经义和诏、诰、表、笺,唯独策论1道,李云睿很看重,为啥?

        科举的最后1轮,就是考时务策论,有关国家政事的简单题目,这些题目包罗万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诸多内容都会涵盖其中。

        可以这么说,策论写好的人,除了应变能力强,更能看出1个人是否开动脑筋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能看出1个人是否具有宏观思维和治国安邦的才能。

        有些东西,老祖宗已经帮忙筛选出近路来,李云睿觉得自己就不用费心吧啦地去另辟蹊径了。

        看在月薪6两的份上,很多都报名参加应聘考试。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9294035_1219696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