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696章 民心所向

第696章 民心所向


第696章  民心所向

        却说明军收复哈密县后,一路向西进兵。

        沿途所过,地方的乡村贵族闻讯之下,全都早跑没影了。

        不仅跑了,还带走了能带走的一切东西,包括粮食、牲畜、物资,还大肆劫掠,屠杀带不走的农奴平民。

        许多游散的小村落,被这些逃亡贵族的劫掠队,袭击的颇为凄惨。

        等明军大部队后脚一路走过,入眼可见都是满目疮痍。

        周海忠没有对此放任不管,而是从军粮中调拨出两万石粮食,赈济这些被抢掠袭击的哈密百姓。

        这并非妇人之仁,而是在收拢民心,西域地广人稀,环境气候恶劣。

        大明往这里移民,前期肯定移民不了太口,像这些乡村地区还是得配合文教,来对当地各族百姓进行汉化统治。

        现在那些哈密贵族们倒行逆施,屠杀劫掠自己的族人百姓,而明军这个外来者却拿出粮食救济灾民。

        这一番鲜明对比下,那大明今后对哈密的统治只会愈发稳固。

        民心所向,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轻松。

        当然,周海忠这般做肯定是有代价的,一次性掏出两万石军粮,那他后面能打的地方也就不多了。

        虽然大明现在不缺钱,但粮食从后方运输到哈密,需要庞大的财力物力,而且这些还只是初期赈济,后面还得持续投入钱粮。

        今年周海忠的部队顶多只能收复南疆,灭了半死不活的叶尔羌人,至于北疆地区同样兵疲马乏的准噶尔蒙古。

        只能看机会,能打就打,不能打那就只能先巩固南疆西域防线,多搞一搞移民军团,等后头找机会再说。

        周海忠在大明众将里面,军事才能既不算特别出色,也没有自己的用兵特点。真要说优势的话,那就是打起仗来按部就班,不打没把握的仗,喜欢中规中矩,稳操胜券。

        而这就足够了。

        当皇帝在西安设立右军都督府,周海忠便知道皇帝早晚要对西域动手,他也是提前就开始对西域、青海方面打探军情消息,并且派出细作跟随商贾一起,走商深入西域腹地。

        从西域大的战争走向,到小的人口增长、粮食物价,甚至士兵们的军备,哪里任命了哪个新的伯克……

        时至今日,可能连准噶尔汗王噶尔丹策零自己对准噶尔,都没有周海忠对准噶尔的北疆更了解。

        大军继续向西行军。

        一路偶尔能见到倒在荒漠的尸体,这些都是被屠杀与饿死的农奴,他们被统称为“回民”,但其实多为维吾尔人,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甚至中亚的哈萨克人都有。

        活下来的农奴见到明军都很恐惧,不敢靠近,又对明军的粮食感到渴望。

        然后,他们就见到,这些带着武器刀枪的“外来者”,居然用他们的语言,叫他们过去吃饭。

        那热气腾腾的锅子,里面熬着稠粥。

        农奴们虽然将信将疑,但对生机的渴望,还是让他们麻着胆子靠了过去。

        当一口暖胃的稠粥喝下肚子,终于有衣衫褴褛的农奴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看面相骨骼应该是个哈萨克族农奴,也有可能是混血,谁知道呢?

        有人带头嚎哭,很快一片农奴都崩溃大哭。

        不少甚至自发对着给他们散粥的明军伙夫,伏地叩拜,嘴里呢喃着乱七八糟的话,反正伙夫们是听不懂。

        “都起来,都起来,在这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都别哭啊!不是不让你们吃饱了,饿这么多天,吃太多粥不好。”

        <div  class="contentadv">        “……”

        伙夫们倒是挺着急,带着陕西味儿的口音,操着不太飘损的南京官话。

        等吃过了稠粥,明军又留下一些口粮,便准备继续向西行军,后面自有随军官吏来这里接收。

        “哦?有许多当地村民,打算随军做民夫?”周海忠说道。

        参谋官兼随军翻译余效民点头说道:“没错,他们只要能管口粥就行。当然,粥吃不饱,还是要有干饭,要不然会没力气。”

        周海忠摇摇头:“这西域当真是令人出乎意料,我们明明都是外来者,甚至与他们不是同族之人,却反而要与我们随军民夫,帮着我们打他们自己人。”

        余效民说道:“这些农奴说白了,便是比鞑子时期的佃户,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可能过的更惨。他们没有土地,就连吃饭也全看贵族的心情,不被当人,命也不被贵族当回事。就拿这次来说,我军来到西域,他们的贵族逃跑之前,还得杀上一批,明明抢走粮食,就能把农奴饿死了。而我大明天朝,却拿他们当人,还给他们粮食赈济。西域百姓,自然归附天朝,这也算是民心所向了!”

        “你说的对,这就是民心所向。”周海忠咧嘴笑道,“既然他们要跟随,那就让他们随军吧!至于口粮,就按正常民夫来算,不用太小家子气,也让他们看看跟着天朝当百姓,不比在原来那些西域贵族手下当奴隶来的差。”

        明军在哈密到吐鲁番,沿路赈济农奴,收拢西域民心。

        吐鲁番,鲁克沁。

        吐鲁番伯克叫额敏和卓,一听这个称号,就知道这家伙起码也是沾点儿绿的。

        而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吐鲁番地区的领袖,到了他这一代才迁居鲁克沁城。

        这家伙的人生履历,在西域这旮旯也算相当出彩了。他先是对准噶尔的侵占行为感到不满,暗戳戳投靠清朝,结果被策妄阿拉布坦杀光全家。

        然后,额敏和卓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靠着宗教聚集势力,硬是从策妄阿拉布坦手里夺回了吐鲁番地区的统治权。

        一直到雍正晚期,噶尔丹策零与满清开战,额敏和卓只带着300多军队,死守鲁克沁城40多天,硬生生打退了2000多准噶尔大军的进攻,还击毙了200多准噶尔敌军,坚持到了清军来援。

        这家伙还很会做人,明明雍正的援军来的那么慢,他还是没有任何不满,反而大张旗鼓亲自出城迎接。

        而满清给他的回报也很不错,从雍正到乾隆,这家伙不断受到清廷重视赏赐,到最后还让他留驻叶尔羌,管理当地维吾尔人的事务。

        要知道,当时的叶尔羌地区有“二十七城村,计三万户,十余万口”,不仅是天山南部人口最多的地区,而且也是南疆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

        就这等封赏任命,足见额敏和卓在清廷可谓是简在帝心了。

        只可惜,他对清廷简在帝心,但在明廷却是心腹之患了。

        从哈密逃亡吐鲁番的贵族,已经将明军在哈密的“所作所为”都传扬过来了。

        贵族全部杀光,只留农奴平民,而且不接受投降。

        额敏和卓本来心中还有一丝疑虑,一听这些消息,便知道自己别无选择。

        他可以臣服汉人皇帝,甚至接受汉皇的册封,让皇帝在自己的地盘驻军,只要保留自己的世袭伯克,还有吐鲁番的宗教信仰。

        但很明显,汉人皇帝不这么想,对方不想留着自己这样的世袭贵族,甚至传言中连宗教都不想留(这不是传言)。

        额敏和卓之前可以为了权力,单挑强大的策妄阿拉布坦,现在也可以单挑汉人皇帝。

        而且还有吐鲁番的庞大信徒。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8958622_10337781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