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重生之新农村 > 第一百九十九章孝道

第一百九十九章孝道


“我爸说了,以后想要找一个金色头发,蓝眼睛的漂亮外国老婆,就得学好外语!”

        杨帆小家伙的一句话逗得所有人包括他身边的小朋友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反倒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都没有,昂首挺胸,仰着小脑袋一副我很自豪的样子,看的张一丹真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极了。

        心里一动,她强忍住笑意,摸着小家伙的脑袋问道:“哦,那你娶媳妇干吗啊?”

        “娶媳妇帮我妈做饭,帮我爸干活,帮我洗衣服呗!”

        小家伙一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鄙视眼神,直接就把张一丹打败了。这是什么神逻辑啊?娶媳妇就是为了……

        猛地,她心里亮光一闪,似乎明白了什么,再次看向小杨帆的目光里已经不没有之前的那种玩笑戏弄之意。

        帮妈妈做饭,帮爸爸干活,话虽然说的很幼稚,但是这里面却包含了一个传承了华夏五千年的朴素观念——孝。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行差踏错,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以它常常和顺连在一起,称之为孝顺。

        所谓“百善孝为先”,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的孝的观念、传统。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被人提出来是在西周时期。

        据古书记载,在西周时期,孝的含义有二:

        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传宗接代。在西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易经》中有这么一句:“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

        孝道在古人心目中可谓是根深蒂固,上至帝王,下到贫民百姓,无不奉为准则。一旦有不孝之人出现。则必受众人唾弃,遗臭万年。

        关于孝,在古时候有很多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也有很多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十四孝的故事。

        一、虞舜孝感动天

        二、老莱戏彩娱亲

        三、郯子鹿乳奉亲

        四、仲由为亲负米

        五、闵损单衣顺母

        六、曾母啮指心痛

        七、刘恒亲尝汤药

        八、郭巨为母埋儿

        九、江革行佣供母

        十、蔡顺拾椹供母

        十一、涌泉跃鲤奉亲

        十二、黄香扇枕温席

        十三、董永卖身葬父

        十四、丁兰刻木事亲

        十五、陆绩怀橘遗亲

        十六、王裒闻雷泣墓

        十七、孟宗哭竹生笋

        十八、王祥卧冰

        十九、打虎救父

        二十、吴猛恣蚊

        二十一、黔娄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奉亲不怠

        二十三、寿昌弃官寻母

        二十四、庭坚涤秽事亲。(不会有人说我凑字数吧?有谁知道这二十四孝的故事呢?)

        关于孝的论著诗篇从古至今,早已不可计数。但是因为后世之人处于某种目的种种误解,到了后世,也不免有先贤本意不符的地方。

        比如现在大家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话实际的意思和当今大多数人的理解根本不一回事,完全就是后世之人误解之后流传开来。才形成了如今的这种意思。

        这句话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从原文里一分析就能看出,这里的“无后”,并不是指现代人理解的没有后代,而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的意思。

        翻译成现代的话,意思就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任义务为最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

        也就是说。孟子的原话里,并没含有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含义。

        后来到汉代时,赵岐写了一本《十三经注》。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后来经过不明真相的人以讹传讹就变成了如今的样子,颇有一番秀才识字认半边的意思,这完全是对古代先贤的话的一种曲解。

        传承了几千年的孝道,在如今这个物质的,物欲横流的时代,遭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挑战。甚至有人还理直气壮的拿起了法律武器!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凭什么听你的?我凭什么养你?”

        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张一丹见过,听过太多子女不愿不赡养老人的事情了。虽然个中原因不一,但那毕竟是父母啊!

        当然,她也不是一个卫道者,对于那些根本没有尽到父母责任的人,在她看来,那就完全是自作自受,活该遭遇这种惩罚。

        真正让她感到震惊的是杨帆这么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竟然会有这种思想。

        老话都说三岁看老,看到眼前小家伙那一脸稚嫩的坚毅,她相信即便是他长大后,经历了无数的波折,磨难之后,孝的观念依然会深深扎根在的心间。

        “传承孝道,是我们幼儿园办园宗旨之一,这是当初幼儿园还没建起来之前,老书记和王勇亲自定下来的第一准则。”

        张一丹身后,一个四五十岁,脸上已经有了一丝皱纹,但是还可以看出来绝对不是村里人,一身气质更是与在场的所有人大不一样。

        张一丹回身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个人绝对不是王家庄人。刚刚富裕起来的王家庄还养不出这么一身诗书气的人。

        “这是刘园长,是我和王海爷俩三顾茅庐,从京城请回来的,以前在别的幼儿园工作了半辈子了!”老书记在旁边解释了一句,却更加的让张一丹感到疑惑了。

        看着眼前这位一脸的风轻云淡,似乎世间一切都早已被她看破的睿智眼神,还有依偎在她身边的那群孩子望向她时那浓浓的仰慕,信任,敬服的眼神,张一丹知道这个看起气质不诉的老大姐却对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场面顿时静了下来,张一丹脑海里仍在思索着眼前这个中年妇女可能的身份。可没容她多想,就听见一个孩子忽然失声惊叫。

        “哎呀,老师,老师,我们要去祖奶奶那里了!”

        被惊醒过来的张一丹顺着声音望过去,一个一身粉色外套,黑色裤子,有着一头柔顺乌亮的马尾辫,白皙的脸蛋,一双清澈如水的大眼睛的小姑娘拽着她身边的一个女老师的手,等待着老师的答复。

        “嗯,那好吧,你带你们小组过去吧。路上要小心,要遵守交通规则,还要管好其它小朋友知不知道?”

        “嗯!老师你放心吧,琪琪都知道的!”

        “小刚,军头,二虎,晶晶,梦涵,还有丽丽,咱们走啦!”

        随着琪琪小姑娘的点名,几个小朋友都从人群里走了出来,在小姑娘的指挥下,排成一队,昂首挺胸,甩着小胳膊,走出了幼儿园的大门。

        “这是?”

        张一丹指着渐渐远去的几个小朋友,不解地看着刘园长。

        “这是孩子们去帮他们祖奶奶做家务去了!”刘园长脸上带着笑意地看着远去的孩子们,头也没回的说了一句,然后挥挥手就带着其它小朋友去做游戏玩耍去了。

        看着孩子们围着她那副高兴的样子,张一丹可以想象她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能有这么一位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欢尊敬和喜欢的园长,王家庄这所幼儿园在她心目中地位立刻就提升了三级。

        “孩子们是给今天在老年大学看到的那个年纪最大的老人帮忙做家务的。那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性子却极其的倔强,连在院子里种菜都不允许村里大人帮忙哪怕是他子孙都不行。”

        “后来还是王勇想了一招,有空了就带着村里的小孩子们过去,陪她说说话,聊聊天,顺便也就把活也帮着给干了。”

        听了老赵书记的话,张一丹没有说什么,只是抬头不经意间看向了正对着自己的那面围墙。上面布满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略一打量,对于某些个别的画面,她似乎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再仔细的的打量了一会儿之后,她才终于看出了墙上画的是什么。

        那正是二十四孝的故事!(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466_47449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