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公审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反之亦然,世上没有没有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没有义务的权利。
在幕府三类户籍划分中,汉籍享有所有权利,归化籍享有就业权,受教育权,一部分经商权。夷籍享有部分就业权、受教育权,极小部分经商权,比如在街头摆个小摊什么。
夷籍的夷人,察明,手上未沾染汉人之血,又在境内居住一定时限,熟知汉语,对汉民族有认同感后,可审请归化籍,蓄发,易服,改名,不限塞外或是哪国的蛮夷。
东路现约六十余万人口,未来划定后,汉籍会占绝大部分,其实东路的人口构成,就是保安州军户,加王斗带回的数十万灾民,加历年流入的流民灾民,加原来东路的部分军户民户。
这些人,基本安置各屯堡之内,而且因新屯堡设立,原各城军户民户,大规模逃亡,偷偷逃进新设各个屯堡,划分后,这些人大都是汉籍,旧民户已经很少。..
所以,三类户册,其实对普通小民最有利,而且他们什么都没有,只需有一点点收获,就会感激涕零,特别如果分下田地,更会对幕府死心塌地。
这些人,也是民政司与归化司主要收罗目标,流民入境,内中黑大粗壮,能耐辛苦的乡野老实之人,会第一时间被送到各新设屯堡,短时间内,给他们颁下归化籍,在屯堡居住一定时限,基本可成为汉籍。
王斗最重视的,就是自耕农集团,这些人,才是他最铁杆的支持者。军中将士九成九,也是出于这个集团。
而对入境的士绅、官员、读书人、商人、伙计、掌柜、城市油滑之人来说,他们不在送于屯堡之列。也要慢慢的一步一步,从蓝本到绿本,再到红本本。
当然,目前来说。要从归化籍转到汉籍,其实还是容易的,只需依律纳粮纳税便可。
王斗都不需要他们宣誓效忠。在幕府这个氛围内,他们加入汉籍后,唯有融合一途,因为以后他们会发现,种种理由,让他们不得不,维护自己团体的利益。
让官商、士绅一体纳粮纳税。其实便是王斗设立三等户籍的最大目的。
辛庄。
如今的辛庄,不再象以往那样,外表不错,内中衰破肮脏,就如对面的靖边堡。一样屋舍井然,街道整洁,来来往往的居民,面色红润,走路虎虎有风。
辛庄的堡前,立有大大的碑,还有高大无比的王斗雕像,与靖边堡争夺王斗故土乡地,是得到堡内上下一致支持的。
堡民有理由自豪,区区一个小堡,出了永宁侯这样的大才,哦,对了,还有许月娥许小娘子,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出门在外,谈起这二者时,各人都是与有荣焉,他们已经完全忘了,当年上下一体的对许月娥痛骂,更将她赶走。
庄西的李家,仍然几进几出的大宅院,眼下辛庄成了军堡,除了李家,庄民几乎成为军户,又因为诸多佃农逃亡,所以李家,也不得不对余下的佃农提高了待遇。
书房内,李家家主李继臣,正在沉吟,他戴着方巾,穿着襕衫,虽然年近六十,仍然面容清隽,保养极佳。
身旁的管家侍立,只是等待家主的决定。
沉吟良久,他浑厚低沉的声音响起:“这是个机会,福伯,明日,就邀请贾堡长来,向他言明,我李家,会尽数加入军户,成为汉籍,依律纳粮纳税。”
管家吃了一惊:“老爷,果真要如此吗?真若依律纳粮纳税,可不是小数目。”
李继臣一声叹息:“福伯,你从小就跟我,我跟你说句交心话,势不可违啊。”
他道:“辛庄,是永宁侯故土之地,乡梓父老都不支持,他会如何看待我等?且,云萝嫁给了钟副将,而钟将军,又是永宁侯的心腹大将,更为东路镇守将官,吾等,当为表率……
他又安静下来,不知在想什么。
慢慢的,他脸上又露出一丝微笑:“再则,东路现在蓬勃大兴,土产所获,慢慢不如厂房实业,塞外等商事,若不纳粮纳税,很多行业,便不得投资,更不得为官为将,此为切切,子孙大计,我等勿要因小失大。”
士绅其实是精明的,以往他们做官或经商发了财,就置地置产,不过东路发展,旁人收获,近在咫尺,人人都可以看到,这个气氛吸引下,其实很多士绅慢慢都改变了想法。
特别不是汉籍,就不得从军,不得当官,连当吏员都不行,更是挖在他们的骨子上,而反抗?无数官将商人的血,已经证明这条道路行不通,对反抗者,永宁侯可是冷酷无情的。
所以李继臣在反复抉择后,就作出了选择,更别说,比起旁人,他有更多的理由这样做。
想想李家要缴纳出的,管家仍然心疼,不过他知道,老爷此举,才是明智的选择。
正月间,正被幕府三类户籍制,激得沸沸扬扬的东路,又传出一个重磅消息,保安州大士绅,大商人,辛庄李家,向外界宣布,名下所有田产,商铺,矿业,畜业等,将依律全部纳粮纳税。
东路士绅哗然,无数人暗中痛骂李继臣为败类,叛徒,奸贼不等,不过骂归骂,想想未加入汉籍的坏处,如连锁反应,陆续的,不断有士绅商人宣布,自己将依律纳粮纳税,加入汉籍。
为表彰李继臣的带头模范作用,事后幕府宣布,授,李继臣,唯有军人方能拥有的上士勋阶,并选其一族人,进入宣镇军事学院,或民事学院学习。
怀隆兵备道马国玺,对此反应,东路民户士绅越少,然朝廷催科不止。希望对应缴朝廷之夏税秋粮,永宁侯能援助一二,幕府答应了他的请求。
幕府三类户籍划分后。不论是宣大,或是外界,很多士绅商人,都对王斗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几百年来,他们享受种种权利。却不愿负担哪怕一丝义务,而且,还成为理所当然的思想。
他们中一些人,看到王斗的蓬勃发展后,不是没想过加入幕府,浑水摸鱼,获得好处。只是,这个希望,现在断绝了。
不纳粮纳税,就不得加入汉籍,没有从军。从政,做官,做吏员,做教员等权力,很多大大赚钱的商事实业,也轮不到他们。
他们想收获,却不愿意丝毫付出,也没有近距离感受东路的变化与诱惑,自然暴跳如雷。
所以,外界怒声如潮,自然可以理解,而消息传到盛京,多尔衮自然喜出望外,笑叫:“真是天助我也!”
起初,他施展反间计,就在大明君臣间制造了罅隙,王斗此举,更让大明的帝皇与大臣们,对他警惕,为大清,赢得了机会与时间。
其实反间计这个东西,也要看人的,彼此间需要猜疑,有一定的基础,才能有效,如要离间王斗与他部下,自然不可能。
清国中一片欢喜,当然,不是没有臣下忧虑:“王斗势力越大,虽反对者众,然在大军铳炮面前,不外土鸡瓦狗,他们的反对,真的有效吗?”
作为野蛮族群,很多事情,他们反而看得更透,便如王斗公然对晋商抄家,各方却无可奈何,就证明了这一点。
宁完我为自己主子解说:“当然有效,王贼虽势力越众,然此时不外一臣子,明国君臣,仍享有大义之名,只需对彼进行牵制,就为我大清,赢得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
崇祯十五年正月十五日,这天,本是元宵佳节,不过永宁城西,到军营之间的空地上,却是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的,看不到头,望不到边。
今日,便是对奸商,还有从谋者公审判决的时候,听闻这个消息,不但东路军民士绅商家,万人空巷出来看热闹,就是宣府镇城,宣府镇余者各路,甚至宣府镇外,京师,山西等处,都有大把的人群涌来。
一个巨大的审判高台已经搭起,警戒线外,是个个昂然站立的靖边军战士,将潮水般的人群,挡在了外面。
台上,也搭起巨大的棚顶,坐着的,尽是密密麻麻的高官显爵,有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堂官员,有宣大总督纪世维,有宣府巡抚朱之冯,大同巡抚卫景瑗。
有怀隆兵备道马国玺,有延庆州的吴知州吴植,还有东路各城官将,外来的一些大员,永宁侯王斗,户部尚书倪元璐,天使王德化,也一起坐着旁听……
而前台上面,则站着个个垂头丧气的范永斗、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靳良玉、范钦鸾、赖天禄等人,还有他们的族人,心惊胆战的听着,东路官员对他们的高声斥责。
因为诸司还未完善,罪证的提供,也是东路幕府,所以此时宣读罪责的,便是镇抚司官员迟大成。
“……奸商,早与鞑虏勾结,贩卖粮货,资助奸人,无所不用其极。”
“……崇祯初年,东奴境内灾荒不断,奴民易子而食,米价高达八十两一石,布绢二十两一匹,眼见贼奴便要冻死饿死,朝廷东事无忧!是这些奸人,以张家口为基,输送大量粮货,使奴境米价,最终降到了一两四石,转危为安,此后东事不断恶化!”
“崇祯十年,奴酋洪太,更命满洲大臣至归化城,召奸商百人,携带大量货物私通贸易……”
“这些奸人,不但资助东虏,更为贼奴提供情报,本官手中,有大量证明,各家奸人,为鞑虏提供的情报,细致到每个关口的守将姓名、将兵的数量,装备的细条,军队战力皆有,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军情塘报!”
“沈阳、辽阳诸地失陷,东奴数次入寇,就有这些奸人干的好事在内!”
迟大成扬扬手中文册,厉声喝道。
台上三司官员,宣大官将,王德化等人一样听得骇然,奸商走私,他们都有知晓,然如此罪大恶极,丧心病狂,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台下民众,也是听得瞠目结舌,一片的鸦雀无声。
猛然,台下不知多少万的民众,如爆炸似的,宛如山崩海啸的怒骂喝呼:“杀死他们,杀死他们,杀死他们!”
“凌迟处死,凌迟处死,凌迟处死!”
范永斗等人面如土色,全身颤抖不休。(未完待续。)
...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3623_418308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