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梅城 > 第23章 小爷爷

第23章 小爷爷


第23章  小爷爷

        小爷爷坐下来,问方言:“你是想打听什么事?”

        方言从包里拿出梅城地图,递给小爷爷,小爷爷拿在手里看着,方言歉意地说:

        “不好意思,这个是网上找到,打印出来的,可能不是很清楚。”

        “看得清,看得清,我是属猫头鹰的,眼睛好得很。”小爷爷把手有力地一挥,和方言说。

        方言心里一乐,感觉这个老头倒是好打交道,他问:“小爷爷知不知道,原来有个梅城针织厂?”

        “晓得,这个怎么可能不晓得。”小爷爷说着转过身,冲着门外大吼一声:“短命逼(匹),给我拿支笔进来!”

        方言一听这话,不仅莞尔,他知道梅城老一辈的习俗,叫小辈的时候,叫得越贱越难听,对小辈越吉利,身体会越健壮,连自己的父母叫小孩也是这样,他们叫男孩叫“短命鬼”、“取债鬼”,叫女孩叫“短命逼(匹)”、“婊子头”。

        方言那个时候刚到梅城,听到他们这么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在骂人,后来才知道是习俗。

        方言赶紧从包里拿出笔,和小爷爷说:“我这里有。”

        小爷爷冲着门又吼了一声:“弗要了,有了!”

        小爷爷拿起笔,在东门街的头上画了一个圈,和方言说:

        “梅城针织厂就在这里,大坝脚,它的这边是煤饼厂,这边是区测队,区测队搬走之后,梅城低压电器厂搬去了那里。这里,看到没有,东湖边上,原来是一大片菜地,我们经常去那里偷黄瓜吃……哎哎,你是要问什么时候?我想起来了,梅城针织厂有两个地方。”

        方言说:“八八年。”

        “八八年?”小爷爷摆了一下手,“你等一下,八八年我要好好交想一想。”

        小爷爷头低下去,想了一会,抬起头来的时候,和方言说,同时拿起笔在地图上比划:

        “我想起来了,我敢保证,八八年的时候,梅城针织厂已经不在大坝脚,而是在这里。”

        小爷爷的笔尖,停在正大街和西门街总府街交汇的那个十字街头,正大街的对面,往上走就是府前街,府前街走到头,小爷爷用笔尖在地图上点着:

        “八八年梅城针织厂搬到这里来了,大坝脚那里要造房子,他们搬到了这里,这里原来是冶校,冶校搬走了。”

        “冶校?”方言问。

        “ZJ省冶金专科学校,搬去了嘉兴,就是现在的嘉兴学院。冶校在这里的时候,里面有好几个老师,和我们一起玩一起抠鱼的,我很清楚。冶校是八五年开始搬的,八七年全部搬完了,整个学校空在那里,梅城针织厂就搬了过去。”

        方言笑了起来:“小爷爷你还真是活字典,一清二楚。”

        小爷爷得意地笑笑:“年轻的时候好玩,整天没有事情,早上去单位报个到,就出来了,骑着车到处乱转,朋友也多。”

        “小爷爷那个时候在哪个单位?”方言问。

        “新表,新安江电表厂,那个时候,厂里面不行了,没效益也没有什么活干,大家都在玩。”小爷爷说着想起来了,“对了,梅城针织厂,那个时候已经没有针织机,不做针织了,都是缝纫机,做针织做不过桐乡人,改做服装了。”

        “小爷爷那个时候,经常去梅城针织厂?”方言问。

        “不常去,去过几次,去也是顺便去,他们不是在冶校吗,冶校有个操场,我们那个时候经常去踢足球,踢累了,就到边上针织厂里去玩玩。操场边上,就是原来冶校的教学楼,针织厂的车间,就在教学楼里,原来的一间间教室,变成他们的一个个车间了。”

        <div  class="contentadv">        “那你知不知道,有江西人在那里打工?”

        “哪里人不知道,不过,那个时候,针织厂外地人很多的,不是改成服装厂了吗,梅城人有多少会踩缝纫机的?结果就出去招了很多外地人来。对了,我记得有一个管仓库的女的,长得很漂亮,好像也是外地的。”

        “你知不知道她是哪里的?”

        “我怎么会知道,我又不是花鬼,是其他人说她很漂亮,我就跟过去看看,仓库那个时候,我记得在后面,在原来冶校的大会堂里。去看看以后,就回来了,我又不会打人家主意。再说,听说她已经结婚了,老公也在针织厂。”

        方言听到这个,心跳突然加速,夫妻两个都在针织厂,还是外地的,那不是和自己的亲生父母很像吗。

        方言心里瞬间燃起了希望,他赶紧问:“那我要是想找到那个时候梅城针织厂的人,找不找得到?”

        小爷爷接下来的回答,让方言有些失望,他说:

        “很难,针织厂和本地其他的单位,没有什么联系的,他们是做外贸的。厂里又是外地人多,这些外地人,厂倒灶的时候,就都走了,针织厂大概九七九八年倒的,到现在都二十多年了,你再到哪里去找这些人?”

        方言不死心,问:“那管理人员呢,厂长什么的,这个总是本地人吧?”

        “不一定,梅城人的可能性很少。”小爷爷说。

        “怎么会?”方言奇怪了。

        小爷爷拿过那张地图,还是拿起笔,边画着圈圈,边和方言解释:

        “我和你说啊,你别看我们梅城是个小镇,那个时候工厂就很多的,而且,工厂很复杂,有镇办企业,有县集体,有地方国营企业,还有前几年从杭城搬过来的企业,里面的人,就更是五花八门。

        “这里,东湖边,我前面和你说过区测队,区测队是什么?是华东地区第几,第六还是第三我忘了,华东地区的测绘队。东湖的这边,是华勘,华东地区勘测队,这两个单位都是外地人,里面人是全国各地来的。

        “接下来是这里,大坝头上,七廊庙这里,是红卫化工厂,还有这里,北门街头上这里,是杭表,杭城电表厂,这里,汽车站这里,是杭城先锋轴承厂,这几个单位,基本都是外地人,杭城人居多,他们不归县里管的,厂长什么的,也都是杭城任命的。

        “特别是这个红卫化工厂,里面清一色都是杭城人,哈哈……”

        小爷爷说到这里,想起了好玩的事情,话就开始岔开去了:

        “那个时候,红卫化工厂的人上街就要被人打,杭城人嘛,总以为自己了不起,到了街上很神气,梅城人看不惯,就打他们。

        “一听说是打杭城人,哈哈,那还得了,街上的人就都涌过来了,来了就捡点便宜,人群里钻进去,闷上两拳先过过瘾。有时候一拳出去,对方骂了一句,你妈逼啊,才知道打错了,被打的也是梅城人,那就装没事,调头躲掉,反正那么多人,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黑拳。

        “哈哈,那个时候的人,地方观念很强,不分对错的,只要是听到打杭城人,就上去帮忙,杭城人被打的那个塞古(可怜)啊,跪在躺在地上,哭着求饶,每次都是老派(警察)来了,才停下来。

        “老派来了也没什么用,那个时候又不像现在,到处都是监控,老派拉住一个人就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挑起的事情,哪几个人出拳了,被问的人都是讲不晓得不晓得,不要问我,我就是来看看热闹的,我也没有看清楚。

        “老派问了半天,屁都没有问出来,最后是杭城佬自己倒霉,连梅城医院也不敢去,自己回去厂里,找他们自己的厂医看看。”

        谢谢星海书虫1977、娃娃锡兵、断背的山、从上往下排第三、日日翻书、一上一下两条鱼、半夜三点多的打赏!谢谢叫我庆立就可以、13874275659、浪漫樱花勤翻书、冠典机电、书友20230429124307568的月票!谢谢所有的推荐票和阅读!祝大家早上好!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2775139_10523995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