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明祀 > 上架感言

上架感言


  其实我也没什么说的,写了这么久,喷的人也有,追读的人也有,足够了。

  说再多也只是矫情。

  不过首订还是要舔着批脸求一下,至于首订之后,你们是弃书,还是看盗版,还是去QQ阅读、QQ浏览器看免费,我就管不着了。

  至于感谢地书友,狗作者犯懒,懒得一个个打各位粉丝的名字,在此统一感谢。另外感谢九岁大佬、青衣大佬的章推,更加感谢各位追读地书友。

  明天应该是凌晨上架,我也会更新五章。

  首先说好,接下来的话不是喷人,也不是谴责谁,只是单纯讲我的心里话说出来,也是统一回答,一写书友的质疑。

  到如今写了二十四万字,写的怎么样我自己心里有数,有一说一,剧情的确过于平淡,所以书友说剧情、文笔什么的,我都是唾面自干,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至于在史实挑刺的,我也一一回复,你说我脾气不好也罢,说我玻璃心也好。

  但我依然要说,我不是来乞讨的,泥人还有三分火气,让某些人不看书,还硬要抬杠,对不起,我没有这种好脾气。

  想来有些书友看过明朝文,看到如今应该知道,本书和别的网文有所不同之处。

  说我文青也好,说我钻牛角尖也罢,但是我绝对不屑于,为了吃饭,去枉顾事实。

  在没有证据前提之下的明代事情,我是一律不会下定论,即使下定论,那也是会在文后标准,我选择的可能,让你们清楚,这不一定是事实,不要过于信我的屁话,毕竟网文需要逻辑,而史实有时却没有逻辑可言。

  至于有的读者说什么文官集团呀、士大夫集团呀、什么明朝皇帝没有兵权呀、明朝皇帝皇权迁移呀、史书不可信呀、带清修史不可信呀、清朝篡改史书呀之类的,我求求你们,看看正儿八经书吧。

  别拿着听逼呼、贴吧、网文、营销号之类忽悠了,自己看书,明朝啥不多,就是资料丰富,带清能篡改一本书,能够篡改这么多书?

  史学界公认《明史》修的好,研究价值高,光带清编修的《明史》版本就不下数个,《四库版明史》、《武英殿版明史》,后一本是乾隆确定,也是乾隆对于明朝看法,进行盖棺定论。

  《明史》有没有错误?

  有,百分之百有!

  任何一本史书都有,这点从来不会缺少。

  《明史》有没有篡改?

  这点没人敢肯定说有,也没人敢说一定没有。

  张廷玉不是我祖宗,也不是我孙子,我没必要给他说好话,我要的是事实如何。

  但是篡改这个概念太大,很难套到史书里面。

  比如《三国志》与《裴注三国志》、《卢注三国志》,后两本记载了,原本没有的,那到底是谁篡改?

  这不过是古代一个信史工程罢了。

  而且明朝也不止《明史》一本史书,不信《明史》,不是还有《明实录》?最不济还有《明通鉴》、《罪惟录》、《明书》呀,有这个跟我开杠的时间,去翻翻这些烂大街的资料,早就得到结果了。

  反正在我看到的《明史》段落,只要去考证,总能在明朝人写的的资料里面找到段落,而不是无中生有。

  至于有没有污蔑?

  或许有,但是起码我看的片段没有。

  但凡你在谈什么集团论、明朝皇帝没有权利之类的话,我就可以肯定,你百分之百,没有看过关于明朝的史书,乃至资料。

  不用狡辩,十年前,我就说过你们这些人说的话。

  因为我学历低,当时更不爱读史,觉得枯乏无味,总信道听途说,网文什么的,因为有意思,能够捅到自己g点。

  反正你们怎么得来的观点,我大概相差不远,跟着别人胡说八道。

  后来我慢慢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再到《三国志》、《裴注三国志》、《卢注三国志》、《后汉书》、《后汉书注》、《史记》、《三家注史记》,再到《明史》、《明实录》、《明通鉴》、《国榷》、《万版明史》、《百衲本明史》、《皇明实录》、《大诰》、《大诰三编》、《大诰续编》、《大诰武臣》、《大明律》,期间还插看《毛选》等等,当然我不可能全部看完,因为我记忆不好,一般都是挑着相关条文看,然后截图做标记而已。

  我只是一个平凡人,学历也因该是网络写手最低的之一,但我会选择看书,认真考证,而不是听别人瞎叨叨,然后被人拿资料打脸。

  书不可尽信,这句话说的没错,但更加要记住,什么是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如果自己不去确认,被人打脸是一定的。

  就像我当初还是正德粉,跟某些人一样,一个劲鼓吹正德,什么武德充沛,什么能上战场的,怎么可能会因为一场落水而死,肯定是有人加害之类的。

  可当自己看了考证过发现,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朱厚照从弘治年间就是个药罐子,三天两头请假,这点无可否认定了,别说是什么不想上课,故意请假之类的话。

  如果按照这种唯心主义来论证,那么我也可以用朱秀荣、朱厚炜早死,来论证朱厚照就是个病秧子,起码我有证据,你没有。

  我还可以拿朱祐樘早死来论证,朱祐樘有基因不行,进行确认朱厚照就是病秧子。

  而且关于正德武德充沛的事情,无非就是《明史·江彬传》里面一段形容正德“从者多病”。

  和《明武宗实录》,朱厚照应州之战,一战五天,亲自手刃一人。

  前一个我就不说了,我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说法,但是正德不久之前,就被老虎打伤,这是所有史书公认不讳的,要不是江彬早就成尸体了。

  再说应州之战,明军死伤五百余,蒙古军被斩首十六级,其中朱厚照自己杀一人。

  至于朱厚照这个一级是战场杀得,还是被人抓了,送到他手上杀得,那就不清楚,反正没写。

  就和糠稀一生射了多少兔子一样,迷糊。

  至于应州大捷,有多少人,实际史书是没有明说的,蒙古方面倒是清楚,五万人,明军这边并不是很清楚,但是战后封赏五万人,所以史学界认为五万人左右。

  如果五万对五万,其实斩首十六级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明军九边功绩就这样,毕竟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去了九边还没有斩获。

  而且虽然双方兵力如此,但不意味着是参战人数。

  有人会拿连战五日“乘舆几陷”来说是,可却亡了,当时天变,达延汗吓得跟鬼似的,连夜跳墙逃跑。

  可这些有用吗?

  说朱祐樘对待文官好,所以才吹捧出弘治中兴,那我只想说你又菜又爱。

  但凡看过《明孝宗实录》的人,就知道朱祐樘是什么人,他前八年的确干的有声有色,可是后面几年干的烂事,实录一点都没有遮盖,这也叫吹?

  再说朱祐樘出了名喜欢钓鱼执法,动不动犯点小错,让文官弹劾,然后让锦衣卫去捉到诏狱,给钱才能放走,这也叫对文官好?

  除非文官你只指刘健、谢迁、李东阳这些潜邸旧臣,不然这个论调根本站不住脚。

  朱祐樘只对亲戚好,他弟弟之国,他一次性赏上千亩良田,结婚上千盐引,他小舅子和弟弟乞要田地,他也大大方方给了。

  反观朱厚照一生行为,对所有人都不怎么大方,但唯独对文官态度还是可圈可点,在呀治理的时期,除了前期不看奏本,让刘瑾自己做事之外。

  其余时间,只要是有体面的大臣乞骸骨,最少三次以上才同意,极少数少于三次的。

  对于杨廷和的信任也是超乎寻常人相信范围,在杨廷和说出,谁敢草南下诏书,就剁了谁的头,这种狂妄之言时,自己连皇储都不立,就敢东奔西跑,把国家全部丢给杨廷和、蒋冕他们,这不是君臣信任是什么?

  换做你,你敢吗?

  所以有些东西不要靠臆测。

  正德有没有被黑,这点我不清楚,但即使被黑,那也不会是文官,只会是嘉靖,因为嘉靖对于修实录之时,可是有过特殊照顾,把朱厚照留中的奏本,全部给与修实录人员,让他们据实而写。

  还有是明朝皇帝兵权没了,而且是从于谦和京营来推说。

  就算某些人不看明史,那明代京营研究(核心)总要去看一下吧?

  看看京营到底是谁的禁脔。

  或者在看看调动兵马,需不需要皇帝圣旨。

  在看看《明代中旨研究》这个在知网就有,免费的下载就行。

  另外再次说会上次有书友说我吹杨廷和,这点我承认,的确是将杨廷和的形象写的高大上了。

  但我依据的是关于杨廷和的所有史料来写,这点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杨廷和在史书上,跋扈、刚愎但他的能力,也是世人称赞的,这点《明史·杨廷和传》写的非常明白,并不是我造假得来。

  要说形象正,那《杨升庵年谱》中,杨廷和的形象更正,但因为杨慎与杨廷和的关系,我并没有采纳。

  杨廷和得黑点,一般集中在张璁、桂萼王琼这些人的奏本里,可这些都是杨廷和政敌,有些话能否相信?

  我无意去洗白任何人,更无意抹黑任何人,如果真要洗白,我不如洗白一个臭名昭著之人,岂不美哉?

  如果抹黑,我不如学着某些人抹黑于谦、海瑞一样,拿钱不爽?

  所以说了半天,我还是想说一句,求求说这些奇奇怪怪乱调的读者,看看正儿八经的书吧。

  哪怕不看我的网文,你也需要看点书,我真是怕了。

  要么就我写什么,你看什么,要么就先看书,后发言,不要啥也不看,顶着一句史书不可信,你写的不是事实啥啥的,我真的顶不住了,被你们这些奇奇怪怪的论调磨疯了,真的……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2630015_65893912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