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章 急转直下
观音婢从万贵妃、宇文令馨二人那里得到回信儿,她们已经将关于李建成、李元吉的情况告诉了李渊。
回到弘义宫,观音婢向李世民介绍了宫中有关的情况,和李世民商议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世民冷静地道,“先不用着急,还不知道阿爷信不信,我们斩且静观阿爷的动静。”
------
李渊是开国之君,并不是傀儡皇帝,在这攸关江山社稷承继的关键时刻,他也有自己的部署。
从淑景殿回到万春殿,他先是喊来内侍监王和,问了李建成、李元吉和尹德妃、张婕妤四人的事情。
王和所答,基本和万贵妃、宇文令馨说的一致。
李渊吩咐王和,“你派人悄悄将东宫的率更丞王晊、齐王府长史林琅分别喊来,朕有事要问他们。”
作为皇帝,李渊在东宫、秦王府、齐王府都布有眼线,只是怕引起儿子们的怀疑,平时不怎么动用,如今到了关键时刻不得不发挥他们的作用。
------
李渊先问东宫率更丞王晊。
东宫率更丞,官为七品,掌管东宫宫规执行,凡有宫女、宦者违犯宫规都是由率更丞出面讯问。
所以,王晊作东宫率更丞,掌握着东宫许多鲜为人知之事。有宫女、宦者为了讨好王晊,甚至主动向他告密。
王晊见到李渊,不敢有丝毫隐瞒,将李建成借佛事拉拢朝中官员、与尹德妃、张婕妤私下接触之事全部奏禀李渊。
------
李渊再问齐王府长史林琅。
齐王府长史,官为四品,掌管齐王府幕僚纲纪,随时关注齐王府幕僚言行举止。
李渊查问林琅齐王府的情况,因林琅无法进入齐王府后宅,对李元吉与尹德妃的来往并不了解,但对府中幕僚的情况却了然于心。
林琅奏禀李渊,李建成与李元吉来往甚密,大事小事都在一起商量;对于将“元吉”附会成“唐”字之事,林琅也多少有一些了解。
林琅向李渊密报,齐王府护军薛宝曾向李元吉说过,“大王的名字‘元吉’,可以合成一个‘唐’字,必将天命所归,乃大唐未来之主。”
------
李渊问过王晊、林琅,向二人交代,近期要密切关注东宫、齐王府的动向,有情况要及时向其密报。
紧接着李渊就有了一个特别的举动,先后将驻守灵州的李靖、坐镇晋阳的李世勣、坐镇洛阳的屈突通召进京,并分别单独召见了他们三人。
李靖、李世勣、屈突通受李渊召见之后,又即刻返回镇守之地,临行之前都秘密前往秦王府,向李世民表态:愿效犬马之力。
------
眼看着到了五月下旬,李渊那边仍没有要处置李建成、李元吉的动向。
这时候李建成又暗中派人,给段志玄送去一车金银财帛,来拉拢段志玄。段志玄也如尉迟敬德一样,没有接受,对李建成的好意进行了拒绝,并将此事禀报李世民。
程知节被外放康州刺史之后,却不去赴任,他对李世民道,“除非陛下将知节杀了,知节誓死不会去康州赴任,还望殿下早作决断,定下除去太子、齐王之事。”
秦王府中,高俭、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几人,日日劝李世民动手除去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却一直不做决断,全然没有了疆场上豪气干云、临机决断的勇气。
------
这日,李世民从弘义宫前院,回到后花园青庐,他向观音婢抱屈,“我快受不了了,舅父和四兄辅机,还有敬德他们天天嚷着让我动手除去大兄和四弟,吵得我脑仁儿都疼了。”
观音婢幸灾乐祸地笑道,“打天下的时候,世民阿兄将这些有本事的人,都收拢到你的帐下,如今才知道这些人不好管。世民阿兄看一下汉高祖刘邦,看他如何处置那些打天下,立下战功的功臣。”
------
李世民有些疑惑地看着观音婢,“阿婢让阿兄如汉高祖一样,听话的重用,不听话的杀了?”
观音婢眼中流露出一种富有深意的笑,“汉高祖是这样做的,就看世民阿兄有没有比他更好的办法。”
李世民摇头道,“如今我还没当上皇帝,也不能效仿汉高祖杀害功臣。假如我将来真正能够继承大统,也不会有负他们,要让他们一个个寿终正寝。”
观音婢神秘地道,“阿爷打压他们,或许是在帮你。”
李世民似有所悟,微微点头道,“也许。我如今也没完全弄明白,阿爷心中是怎么想的。”
------
不几天就到了五月底,李渊不但未处置李建成、李元吉,情势却对李世民和秦王府的人越来越不利。
就在这时,已故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郁射设,率数万骑兵,从塞北渡黄河南下,围困榆林以北的乌城。
军情紧急,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督军北讨。
------
以前,遇到这样大的战事,都是由李世民领兵征讨。
这次,李建成却推荐李元吉,这明显是在挑战李世民在朝中的地位,也是在试探李渊对李世民的信任程度。
让李元吉领兵出战,来应对数万突厥骑兵?听着都有些不靠谱。
------
自晋阳起兵以来,面对刘武周的大军,李元吉曾在晋阳弃城而逃。后来,虽然也参加过不少大小战事,但从来没有单独领兵应对过大的战事。
遇到大的战事,李元吉多是充当李世民的副手随军参战,在讨阀刘黑闼残余势力时,曾作为李建成的副手。
如今,李建成推荐李元吉应对数万突厥骑兵,如果李渊不是鬼迷了心窍,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但李渊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竟然真的同意由李元吉领兵挂帅,命李元吉督右武 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救乌城。
------
这时候,王晊向李渊密报,李建成、李元吉商议要谋害李世民和李世民属下诸将。
李建成与李元吉谋划,准备奏请李渊,让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等人,与李元吉一起出征,并抽调秦王李世民帐下精锐之士充实到李元吉军中。
李建成对李元吉说,“假如四弟得到老二的骁将精兵,拥有数万之众,为兄就奏请阿爷,与老二在昆明池为你饯行。到时候派骁勇之士将老二拉到帐中杀死,然后上奏阿爷,就说他暴死,阿爷没有不信的道理。”
“事了之后,为兄指使人向阿爷进言,将军政大权交付与你。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秦叔宝等老二手下的骁将,到了你的帐下,你就设计将他们全部坑杀,其余人等谁敢不服?”
“待为兄继承了大统,就封四弟为皇太弟。”
------
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秦叔宝都是李世民手下的不二之臣,都是为开创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骁将,李渊怎么会不知道?
这些人到了李元吉的手下,假如真被李元吉坑杀,李渊如何向满朝文武交代?
这些人即使不被李元吉当场害死,随李元吉一起出征,出现将帅不和怎么办?还未和突厥开战,将帅便开始内讧,岂不是自乱阵脚?
------
李渊对李建成、李元吉,要谋害李世民和李世民帐下将士的事心知肚明。
但是,李渊对这些却熟视无睹,他竟然再次同意李建成、李元吉这种居心不良的请求;同意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秦叔宝等随李元吉出战;同意抽调李世民帐下精锐之士充实到李元吉军中。
李渊疯了?李渊傻了?
李渊刚到六十岁,还未到老眼昏花、浑浑噩噩的程度,怎会做出如此昏聩的决定。
------
虽然说中国有句古话: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李渊可以对三个儿子的争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李渊也不能装聋作哑到这般程度,这可关系到几万大军的生死和江山社稷的安危。
------
得到李渊的允许,李元吉开始从李世民帐下抽调精兵强将,整备军队。
待全军人员到齐就要誓师出征。
秦王府幕僚和将士,虽不知李建成与李元吉的谋划,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建成、李元吉这种安排不安好心。
看到情势急转直下,高俭、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等人一个个心急如焚。
------
这日,高俭、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等人,在弘义宫戢武殿心急火燎地劝李世民赶快动手。
李世民慨然长叹,“自古以来,兄弟骨肉相残为世人所不耻。我也知道即将大祸临头,危在旦夕。我想等到太子和齐王先动手,再后发制人,借机将他们除去,也算师出有名,对主上和满朝文武也好交代。难道这样不行吗?”
------
尉迟敬德对李世民道,“人谁愿意去死?微臣等舍生忘死侍奉大王,这是上天的安排。如今大祸将临,而大王仍犹豫不决,纵然大王轻看生死,但怎能眼睁睁看着宗庙社稷毁于一旦?”
“大王如不听敬德谏言,敬德将不能再留在大王左右侍奉,不得不逃避于深山草莽之中,也不甘于束手就擒、引颈受戮。”
------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道,“大王不听敬德之言,必败无疑。敬德不能再跟随大王,无忌也将跟随敬德一起离开,不能再供大王驱使。”
尉迟敬德继续劝道,“大王如今处事犹疑不定,是为不智;临难不决,是为无勇。
李世民见众人言词恳切,微笑着道,“我还没有说不动手,只不过说要等待良机,你们一个个就嚷嚷着要走,这不在逼本王吗?都先别急着走,我们再商量商量。”
------
李世民与高俭、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正在戢武殿商议如何应对。
这时,宫门守卫来报,有一辆青幰犊车来到弘义宫,车中之人拿有秦王签发的通牒,到到宫门也不下车,让宫门守卫来禀报秦王。
高俭、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不禁好奇,不知这车内的神秘人是谁?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1998113_7311345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