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笔趣阁 > 钢铁时代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约翰

第一百四十二章 约翰


杨元钊是一个很有决断的人,在认真考虑清楚完了一切之后,杨元钊就给远在美国的哈比回信,这一次的电报,杨元钊没有简略,因为牵扯的重大,威廉姆斯或许没办法,但是拉拢是可以的,史密斯必须要流下来,一个化工学的科学家,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难得的人才,所以在足足几页,甚至是分了好几次发送的电报之中,详细的讲了他的看法。

        史密斯这个教授,可以在现在,就完成合作,每年200万的投入,也可以做到,在某些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做的更多,条件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让史密斯向中国这边,更加倾斜一些,看他倾斜幅度,给予更高的待遇。

        至于威廉姆斯,这个可以说是钢铁业的知名教授,美国联合钢铁公司的建立,都跟他有着牵连,拥有设计20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集团的能力,这样的人,错过了很可惜,不能得罪,可以跟他签订一些意向,比如小型炼钢厂的合作意向,每年支援一部分资金,结一个善缘。

        哈比接到电报的时候,已经是快5天以后了,看了杨元钊的电报,他也算是了然于心,作为他,恐怕面对着这样的选择,也会做出同样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威廉姆斯的目标太大了,2000万吨,几乎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三国的钢产量,当然了,是平时的产量,一个国家的底蕴,特别是英国这样的世界霸主,一旦采用战时经济,绝对会突破千万。

        可是一次性建设2000万吨,一亿美元的投入,绝对会让整个西方世界侧目,本身在中国就有特权的列强,一定会查根问底的,这样根本不利于包头。甚至德美的发展。

        哈比想了一下,首先把威廉姆斯请来,委婉的表达了德美的意思,对此。威廉姆斯有些失望,却没有多说什么,过去的8年时间之中,他遇到了太多太多的类似事情了,一亿美元。2000万吨的庞大联合钢铁公司,不是这么容易就建成,他来德美,也没有抱着一定成功的愿望。

        威廉姆斯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果,在拒绝了威廉姆斯之后,最后哈比想要跟他的研究所合作,设计一个以150吨炼钢炉为主体的钢铁厂,一共3个炼钢炉,日产量在500吨左右。年产20万吨的钢铁厂,这个设计和兴建的工作,可以交给威廉姆斯研究所。

        这样的规模,在美国,可以说是多如牛毛的,照例说,威廉姆斯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可他想想之后,还是答应了下来,一方面来说。哈比给出来的资金很庞大,每年固定赞助的50万美元,用于炼钢工厂的设计,还有后续的技术支持。也包括一些专利技术的使用,这都是举手之劳,不会靡费什么,威廉姆斯可以轻易的做到,而另外一方面,150吨的炼钢炉。在这个时代,也算是最大的一种,美国最大的平炉,也不过是200吨左右,大型炼钢联合体,是把炼钢炉的数量,增加到了一定程度而已,从最根本的来讲,一个大型的炼钢厂也是一个个的小型炼钢厂的结合,在这个合作报告的最后,也有到了成熟的时候,不断的扩大炼钢厂的意向。

        一次性建立一个联合钢铁基地,如果无法做到的话,从小做起,逐步的发展,或许是一个选择,按照报告上面所写的,哪一个地方,是一个天然的钢铁基地,不但拥有储量惊人铁矿矿山,也拥有丰富煤炭资源,最关键的是,德美甚至可以拿出几千万的美元的前期准备资金,不管是否能够履行承诺,这个两钢厂使用的都是新式的炼钢炉,小型炼钢厂,威廉姆斯不怎么看中,可是他的弟子,他的研究生,甚至是研究所的普通技术员,需要一个这样的炼钢厂,来对普通的科研人员的研究,是有好处。

        简单的达成了协议,威廉姆斯也就离开了,50万看起来不少,威廉姆斯这个级别,不怎么放在眼里,如果不是执意想要建设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体的话,每年的赞助金额不会低于500万,美国联合钢铁公司也好,其他的一些美国钢铁巨头,对他的实力都相当的了解,也乐于支持他对于炼钢的继续研究,只不过他的心太大了,1亿美元的投入,财团都吓跑了。

        相比于威廉姆斯,哈比对于史密斯更加的重视,亲自的把史密斯请到了酒店,郑重的签署了协议,每年200万美元的资助,特殊条件会更多,而且这一笔资金,并不是分批投入的,会在签署协议之后,第一时间的打入到史密斯的账户之中,按照史密斯的要求,购买的各种实验器材,也会在第一时间,在美国东海岸装船,被史密斯挑选出来10个打前站的科研人员,会随同德美公司的人员一起,前往中国的上海,共同致力于第一个化工实验室的建立,甚至在哈比的要求之下,还特别的添加了3个,对于硝酸方面,有着深入了解的技术员,未来,基于包头的要求,这个比例还会继续的扩大。

        总体来说,两个科学家的事情,算的上是圆满的解决了,解决了这两大科学家的事情之后,在五大湖周围旅程已经进入到了尾声了,钢铁和化工,两个未来中国,要着重发展的行业,这两个行业解决了之后,工业将会奠定一个基础,其他的行业,就没有太过重要了。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里面,德美的招聘,还在继续的进行,被吸引来的工人,逐渐扩散开去,不再只是芝加哥附近了,五大湖区发达的水运,让其他的工业城市前往芝加哥,非常方便,可是远途赶来的这些工人,除了一些技工让职员们眼前一亮,最终签署协议的留下来的,其他的,都是一些郁郁不得志,且眼高手低的人,这些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到来,会让人感觉到勉强。现在,当人员逐步饱和,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的时候,基本不可能录用。

        留下了员工继续招募。哈比则把重心放在了另外一个方面,农业学家的招募上面。

        作为工业最发达的德国人,对农业一向是不怎么看中的,工业随便生产一个机器,就比几十亩。甚至是几百亩的土地的产出价值要高,在德国本土机械化程度很高,人口较少,粮食生产不能说是富裕,可以自给自足,,甚至略微的有些盈余,哈比看不出来农业有多少的作用,为什么杨元钊专门在计划之中,把它放在了跟化工同样的位置之上。

        杨元钊不一样。从后世走过来,耕地红线,粮食产量,恐怕是可以上达天听的事情,任何的一丁点的波动,都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后世整个世界,粮食危机是一直都存在的,在非洲尤为明显,由粮食所产生的危机和动荡。一直都伴随着世界和平的一缕杂音,牵动着发展主流。

        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繁多的人口。不但创造了璀璨而辉煌的中华文明,也让中国一直都饱受着粮食的困扰,5000年的文明史,都在分分合合之中度过了,可真正研究这些战乱的问题,无不反应到了农业问题上面。稳定的国家,在百年,甚至是几百年之后,必然会迎来人口的攀升,可土地出产有限,粮食的安全和平衡相对比较脆弱,一旦遭到了不可抗力,比如说连续的自然灾害,饥饿会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变得疯狂,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从发现杨悦开始,杨元钊一直都在致力于建立包头,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体系,一体机的任务,只不过是一个诱因和推手,趁着这个时间,提出来,也算是两者兼顾了,从农业最发达的美国,找到合适的研究人员,然后在杨悦的带领下,尝试着后世的一些农业理念,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越过最初的阶段,让中国的农业迎头赶上,再也不成为工业的负累。

        美国开设农业的学校不少,耶鲁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一个,耶鲁附近是美国著名的粮食产地,虽然工矿业发展的很快,可是农业依然是经济的重要地位。

        坐着火车,穿越了新英格兰地区,沿途不时的看到英伦的风光,仿佛置身于英国本土,哈比不由感慨,美国跟英国有着不小的分歧,但是就基本层面来说,受到了极深的影响,难怪在许多国际问题上面,美国或多或少的是站在英国的一方,这从眼前的景色上面,就可以得到这样的认知。

        耶鲁大学的农业系,也算是耶鲁大学比较知名的一个系,虽然在建校的时候,没有成立,可从成立之后,却迅速的发展,依托着新英格兰地区出色的农业环境,成为了周围地主家庭报考的主体。

        就主流的科学界来说,在美国,农业学家也不太受到重视,大多数,都是农场主出身,他们之所以学习农业,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家业,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农业知识,只是放在种田之上,大多数都回到家庭,用来增加土地的产出。

        杨悦给出的名单,几乎在第一时间,就传给了远在德国的哈比,哈比也顺便把这些都传给了在美国的职员们,一个多月的时间之中,这些职员们做了相对比较细致的工作,名单上的20个人的基本资料,还有现在所处的环境,基本上,都放在哈比的手中了,列车之上,哈比一次次的翻阅着这些资料,权衡着的比较有把握的选择。

        亲自出马,必然要一次成功,想到杨元钊命令之中的最起码两个目标,哈比在材料之中,很快的圈定了两个。

        杨悦在美国,是拥有的不少的同学和朋友的,他作为一个清国人,又受到排华法案的影响,在美国也是备受歧视,可在学习气氛浓郁的耶鲁,因为杨悦的视野开阔,在农业上面的天分非常的高,一定程度上面,成为了他在美国的基础,这一次,为了扩大和成立整个实验室,向着自己的同学发出了邀请。

        火车终于抵达了车站,哈比缓缓的走下车,几个职员,前来接站,当马车驶出了火车站之后,就向前飞驰,哈比已经决定了要寻找第一个目标。

        约翰?哈里发,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他正在耶鲁大学附近的一个小公寓之中,这是一栋单面楼,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显得有些破败,只有25岁的他,是一个3岁孩子的父亲,这在美国,是很少见的,这个时代的美国,更多的是选择晚婚。

        学农业的约翰,是少有的几个,家里没有继承土地的学生,他是因为自己的意愿,考入到耶鲁大学之中,因为相同的兴趣,他跟杨悦成为了朋友,杨悦的朋友之中,他是相互之间关系最好的,他的名字,也在杨悦的名单的最上面。

        约翰最近很烦,农机公司的活,再也干不下去了,学农出身的他,很反感那种夸大的介绍,在他感觉,这是在骗,虽然这个农机是有作用,却没有介绍的那么的夸大。

        在这个时代的美国,全部的销售人员都夸大,他拥有一手不错的维修技术,对农业也相当了解,就介绍产品而言,是公司必不可少的,每月都亮着红灯的销售任务,一定程度上面,让他很是无奈,这已经是连续的3个月挂零的,看着销售主管黑着的脸,让他无法继续下去。

        之所以犹豫,还在于35元每月的薪水,是他们一家人的希望,如果没有的话,他恐怕下半年就过不去了,作为负担一家子生活的人,他的失业,会对家庭产生毁灭性的的后果的。

        烦躁之下,约翰用力的拍了拍脑袋,口中微微的叫道:“约翰,振作起来,你一定行!”

        用冷水洗洗脸,正要到楼下老彼得餐厅吃个饭,下午就要上班了,不管如何,还要打起精神,这个时候,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

        约翰走到门口,信口说道:“朱迪,你回来了么,今天怎么这么早!”

        口里这么说着,约翰还是下意识的打开门,接着他愣住了,门外并不是他的妻子,而是一个陌生人。(未完待续。)


  (https://www.ddbqglxt.cc/chapter/1003_30422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ddbqglxt.cc。顶点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ddbqglxt.cc